这个庶子要选字,吴老爷自然不肯让他越过敬泰大少爷,又盼着他能当得起敬泰之后的这份责任,选了又选,定了个“贤”字,他用这个字告诉这个男孩,要做个贤人,才能留在吴家正房。
日后自然就是称贤少爷了。
在排行上,虽然他比敬泰大两岁,可是吴老爷却把他记为二少爷,从排序上,敬泰是长子,敬贤是次子。
看着敬贤在宗祠外对着祠堂里的祖宗牌位磕头,吴夫人握紧了手中的帕子,指关节隐隐泛白。
然后就是磕头了,于是一家人再次排位子站好。
吴老爷排第一个,身旁是矮敦敦的敬泰少爷。他领着敬泰,一步步缓慢的捧着香走进祠堂。
吴夫人身后带着吴大小姐和吴二小姐,跪在门外。
吴家两个小姐后面是吴敬贤,也是跪在门外。
跟着唱诺,跪下叩首后,吴老爷上香,吴敬泰上香,两人退出来,吴夫人领着后面的三个孩子也跟着后退,然后再按顺序跪下,再叩首,如此三番。
祭过祖宗后,这才算真正开始过新年,整个吴家院才热闹起来。
吴老爷自然有事要忙,领着吴敬泰就去了,吴夫人担心儿子年幼,使着得力的管事跟着伺候,自己领着两个姑娘和敬贤回去。
敬贤第一次跟吴夫人这么亲近,吓得连一句话都不敢说,见吴夫人转头看他,更是吓得瑟瑟发抖。
吴夫人温柔笑道:“敬贤莫急,等你明年有了先生学了规矩念了书,你爹自然就会带着你一起去了。”
敬贤连连摇头,像是猫把舌头叼走了。其实他根本没听清吴夫人说了什么,脑子里一团糊涂。
吴夫人更是慈爱,拉他到身旁,温言道:“莫急莫慌,你爹和我都想你有大出息呢。”说着,竟亲自挽着他走在前面,把两个女儿丢在后头。
敬贤茫茫然不辨东西南北,脚下轻飘飘的,被吴夫人挽着,觉得吴夫人的手是他平生仅见最暖最软的,吴夫人的声音温柔得像晒过的棉花,在这寒冬腊月里就像被新棉花的被子严严实实盖住一样暖和。
出了两道门,敬贤看到门外沿着湿漉漉的青石地跪了长长的两排人,他知道这地是今天早上用井水新洗刷过的,旁边的砖缝里还结着霜花冰凌,跪在这样的地上必定是冻得刺骨!
敬贤打了个哆嗦,好像自己被冻着似的。他身上穿着的是崭新的棉衣,新弹的好棉花,厚厚的铺了一层,里衬的布是他以前都没见过的,摸起来舒服的像小狗娃的皮肉般软,外面的罩衣是硬括的浆得笔挺的新布,上面是新鲜的花样,吉祥的图案,领口袖边还有一层层的花布,他觉得自己穿得比以前跟他住在一起的那个姨娘还花哨漂亮,最少这布就比姨娘给他的要好。
吴夫人拉着他站在那群跪着的人面前,他看着吴夫人像庙里的菩萨般慈眉善目的对那些跪着的人说:“祖宗会记得你们的孝心的,都散了吧。”
他看着这些人感动莫名的又对吴夫人磕了几个头,还有人抢着多磕了几个才散了。
敬贤还是头回看到有人这么受人尊敬,他想起偶尔看到过姨娘掏钱给管事买东西,那管事鼻孔朝天。
他以前觉得管事就是一个很大的人了,可如今看见吴夫人,才知道这世间还有比管事更伟大的人。对吴夫人顿生敬畏。
他低眉顺眼的被吴夫人挽着走,吴夫人温言软语体贴如微的问他的日常生活,从吃到穿到住,事无巨细,他还是头回被人如此关心,以前姨娘只会偷偷塞给他一个烤红薯,半温不温,被压得扁扁的没个形状。那些甜了嘴巴的事他已经想不起来了,更何况这几天来他才知道以前那些好吃的东西其实什么都算不上,而吴夫人这些话让他从心里甜起来暖起来,觉得比吃饱穿暖还快活满足。
一行人慢悠悠走回吴夫人的东院,在院门前西边的一条小径上看到两排跪在地上的人,她们向着宗祠的方向,跪得笔直整齐。
敬贤一下子愣了,他突然觉得这和幕格外熟悉,从他懂事起的每一年都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