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无尸骨,陆家嫡长子逝世,家族仍为他立了衣冠豖,将衣帽等遗物放进棺材,在正堂停棺七天,下葬陆氏陵园。

陆母哭得肝肠寸断,好在有柳渺渺肚子里的孙儿给她聊以慰藉。

陆父现任朝堂吏部尚书,年轻时风流倜傥,膝下儿女不少,虽也伤心,却还有其他子女温言宽慰,很快走出阴霾。

宣华因陆品背叛,不肯为他哭灵,只在前三天象征性地从公主府过来上了三炷香。

陆品下葬后的第二天,陆父代儿子签下公主送来的和离书。

陆品死得蹊跷,陆家曾怀疑过公主,苦于没有证据,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科举制度的大力推广,到宣朝这一代,世家渐渐湮没在历史的潮流,朝堂上寒门子弟与世家权贵旗鼓相当。世家豪族再强横,在皇权面前,也得乖乖低下头来。

江夏陆氏是百年公卿不假,可宣华是先帝亲封的东阳长公主,在封地东阳亦有十万兵马,得太后盛宠,和当今景帝一母同胞,享尽万千尊荣。

陆家心有存疑,非但不敢探问,宣华离去,陆父还送了一个年幼庶子,美名曰侍奉长嫂,实则给公主当裙下男宠,以示巴结。

宣华本不想收,但见这少年确实生得秀美精致。

看似十四五岁的年纪,肤色白皙,俊极雅极,眼眸的颜色浅淡,像镶嵌进去的琉璃珠子,干净而疏冷。

还未长开的身量,已窥得宽肩直背,细腰长腿,将来许是个不可多得的苗子。

宣华心下思量一番,客气几句便收下了。

“你叫什么名字?”带少年回府的路上,宣华俯视问他。

少年低眉敛首,不肯应声。

宣华生怒,在他腿上踢了一脚,“问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低低地:“陆恒。”

宣华当然知道他叫陆恒,在她决定收下这庶子时,贴心的婢女早去跟陆家交接清楚情况。

陆恒,年十五,生母是妾,产子即逝,平素沉默寡言,不得父亲兄弟喜爱,算是家族中身份最卑微的庶子。

一张脸长得讨喜,性格和脾气,就有待于主子调教了。

比如方才,好声气跟他说话,他不理,非得踢他一脚,他才现出个人样。

“贱骨头!”宣华傲慢地啐他一口。

0003 男人圈在后院才会老实

高傲的公主很享受驯化猎物的过程。

回到公主府邸,宣华梳洗过后,于晚间正式接见陆恒。

夏夜炎热,宣华穿着清凉,薄薄的红纱披在身上,抹胸松系,衣襟半敞,露出莹白的颈子和饱满的半乳。

陆恒来时无意瞥见,生涩的少年表面镇静,其实羞得从耳朵红到脖子根,头埋得低低,不敢再看宣华一眼。

“离近点,我又不会对你做什么。”宣华笑盈盈的。

她收陆恒,本就奔着培养男宠去的,他能早日开窍,宣华求之不得。只不过陆恒现在年纪太小,吃起来估计没什么味道。

论起鱼水之欢,还是身强体壮的男人玩起来带劲。

把青涩的少年养成合乎心意的男人,这个过程,宣华也是颇有兴味。

陆恒跪地上前挪了几步,在离宣华两步远的地方止住。

宣华不满,向左右使了个眼色,蒹葭、白露拽着陆恒的衣领,将他拖到公主近前。

一阵甜腻的香风扑鼻而来,陆恒的脸颊熏上一层薄红,低垂的眼睫轻微颤动。

宣华一只手搭在陆恒肩上,朱唇轻启,若不经意地闲谈:“你在家中平常都读些什么书?”

陆恒的肩背僵直,公主的手纤细、柔软,他却觉有千斤重。

公主脾气暴躁,陆恒忍下心中被家族当作礼品送人的难堪,乖顺地道:“回公主,一般多读《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是宣朝儒学的基本书目,科考学子的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