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 / 2)

如何取信于君王?韩熙为他指了一条路,他也就义无反顾地走了上去。

他依着韩熙的提示,拜隐居山中的农学大家李拾遗为师,向他学习了一年的农术。

李拾遗少聪颖,与韩熙出自同一师门,于农学有大成,却苦于弃儿出身,始终得不到任用,最终愤而隐居山中。

他一开始是不愿收连清做弟子的。可连清不顾贵族身份,几次徒步上山求见,终是以诚心打动了他。

连清十三岁回到封地,以两年时间潜心发展当地的农业,于十五岁向君王进贡了品质上好的粮食与蚕丝衣被。

这些年朝中已久无这样的贡品。君王很是高兴,问他想要什么封赏。连清跪着恭敬开口道:“进贡本是臣子之责,臣不敢领赏。但臣有一事,要斗胆进谏。”

君王正在兴头上,闻言挥了挥手道:“爱卿说便是。”

“今年的贡品其实在培育过程中亦无特别,只是多投入了许多人力。雅乐有子民百万,若是每年服徭役者削减八成,雅乐农业定然大有发展。以每年剩余的农产品与邻国贸易,发展雅乐各产业,雅乐才能有千秋百代之繁荣,而不必再忧惧于大国威势。因此,臣斗胆死谏,缩减皇宫的五月台与七星阁的修剪规模,将每年所征徭役人数缩减八成。”

“大胆!……欺君罔上……你这是欺君罔上!”连清话说到一半,君王气得便拿起茶杯砸向连清。他不躲不避,额上被磕出的血在顺着脸颊往下流,在地上汇成一小摊血液。他仿佛无事发生般沉着声将话说完,深深一拜,伏在了地上。

像是如梦方醒般,暴怒的君王指令侍卫将其下到了死牢。

秋后问斩的旨意很快传来。只是君王大概觉得不够解气,要连清在死前一天游街示众。

他在狱中呆了一个月,按着旨意每日受三十的鞭刑。等立秋前一天游街时,身上有些脏了的囚服被鞭刑的伤口浸出深深的一道道的血迹来。

死牢中阴冷,每日只有一点吊着命的药,连清的伤好的极慢。完好的囚服下早已是遍体鳞伤。游街前他被泼了整整三壶酒,才勉强保持清醒。

这里是都城。雅乐有户籍制,沿路并无他封地的百姓。都城的百姓常年生活在天子脚下,早已习惯了服从皇权,对这位似乎想要做什么的贵族十分漠然,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瞧着他。

也有人在议论着他的胆大妄为“竟然向君王说出那样的话”“真是不知死活了”“不知天高地厚的贵族吧”……

不知是谁先起了头,有人喊着“不知死活的贵族”“只会享乐,其实什么都干不成”……人群开始将一些臭鸡蛋或是烂菜叶扔向连清。

他们其实并不清楚连清到底都做了什么,只知道他胆大妄为,要君王缩减皇宫五乐台和七星阁的修建规模。或是是需要发泄心中长期以来挤压的不满,他们将连清视作愚蠢的贵族大概是为了自己的什么目的所以想和君王抢资源吧。总之贵族就是那样又蠢又坏的。

游街示众到了入夜才结束。官兵在一旁休息,打算过一会儿再启程回死牢这是例行的章程,没人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白日里被泼的酒毕竟作用有限,连清已经很不清醒了。他半睁着眼,靠在囚牢上休息。

“清哥哥,清哥哥……”

有小女孩的声音叫醒了他。

他微微转头,终于用余光看到了躲在一旁的小女孩是他第一次去封地巡视时在田边遇到的那个孩子。

“小施怎么来了,这里很危险……你快走……”

“清哥哥,”小施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她不明白为什么连清现在会变得这样惨,“爷爷让我来告诉你,郡县的主管都接到了密令,明年服徭役的人数会减三成,要各郡县精研农学……他说你听了,一定会高兴的。”

连清到后面,已经有些听不清小施说的那些话了。他微微含着笑点头,意识逐渐零散,在看着小施离开后,他终于卸下了所有力气,闭着眼半躺着靠在囚车的栅栏旁。

我赌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