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些都不是作家要优先考虑的事情。作家是要先不惜一切代价把小说写完、写好,再谋其他。

写作这本小说的初衷,是“物不平则鸣”,是“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我希望能像文学史上所有优秀的作家一样,以笔为刃,划开这个时代的脓疮,把一群人正在经历的痛苦,赤裸地剖析给另一群人看。

孩子们受过的苦,不能白受。

社会学家项飙说过:“人能理解世界”这句话可以看作自然科学的出发点,“人能理解人”可以作为人文思考的缘起。

如果通过我的小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一个前程远大的少女为什么孤绝地去死,一个深爱女儿的母亲如何把女儿逼上绝路,一个随处可见的老师为何能毫无自觉地做尽坏事。那我的写作就是有意义的。

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小说里发生的事情,每一天都依然在发生着。

就在小说连载期间,我看到了如下新闻:某大学要求女生生理期请假时脱裤证明。围棋天才儿童坠楼而亡。恰逢高考,又有无数学生和家长为了高考志愿爆发恶战。

所以也会感觉很无力。作家只能揭露现实,无法改变现实。改变需要几代人的共识和努力。

而写作,往往是推动改变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开始写作这本小说前,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为什么我国近些年没有广为人知的作品,书写这些主题呢?书写当代学生,在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工厂中受到的压迫,书写母女共生绞杀,书写青少年心中的痛苦和挣扎。

我设想过很多种可能性。可能是作者写得不好传播不开,也可能是有人已经写得很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被读者广泛看到。

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不得而知,只能自己小马过河,去寻找答案。

我希望后人在回看这段历史时,能有一本小说作为参考,能看到 21 世纪文坛有一根骨头立在这里,没有倒下。

或者就让我竭尽全力地书写,哪怕淹没于寂寂无名,在我渺小的生命里,有一根骨头立住了,也算无愧此心。

我做了我能做的全部努力,试图让这本小说被更多读者看到。

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截止到今天,加入书架的这 849 位读者,就是我能争取到的全部目光了。

都说一本小说只要写得足够好,自然会一传十,十传百。但我不完全认同。每一次传播,都需要具体的人,做具体的努力。事在人为,不会自然发生。

可以请看到这里的朋友,帮我推荐一下这本小说吗?

我罗列了大家可以帮我做的事,越靠前的越重要:

1、 在小红书、抖音、朋友圈或者任何你用得惯的社媒,推荐这本小说。根据我的观察,分享真实的阅读感受最能吸引读者。

2、 擅长文字的朋友,请帮我写个推文。不要担心写得不好,真诚的文字一定有感染力。

3、 不擅长文字的朋友,请在书评页打个分数,简单写两个字,让这本小说能有个评分。

4、 持续投推荐票,至少投到 6 月 11 日,助我进入复赛。如果能进入复赛,可以全文订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