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杨是意气之争,但其实苏娇杨并不是。
她只是借着这个合适的机会,将主流学术圈的根基稍微动摇动摇,争取能从执掌科研话语权的人手中抢下几个话筒来。
哪怕只能抢下一个话筒,她这次就不算白闹。
一般的研究员看得不够深远,不知道‘学术话语权’意味着什么,其实换个角度看便很明朗了。
曾经的白人高高在上的决定黑人能够正大光明的存在,后来常规恋爱人群要高高在上的决定非常规恋爱人群能否平等地追求爱与自由,而现在,那些先发达起来的一批科研人员要决定学术界的后生力量能否自由成长。
像《应用数学》这样的期刊,不就是仗着自己执掌了应用数学领域最大的那个话筒,这才给华国应用数学界的研究员使阴招、穿小鞋、下绊子吗?
因为他们曾经发达,所以后生力量就要被倾轧,就要挨打。
凭什么?
如果学术界也不讲理、不讲公正的话,那只能换一个比较野蛮的方式拳拳到肉的互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