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夏晚棠嫁人的事儿,杜红缨就又开了话闸,“对了,闺女,你对那李四郎怎么看?娘觉得外头还是有些以讹传讹,那李四郎的身子也没有传的那么差,虚是虚,但多进补应该没啥问题。再说了,大夫来也给看过,说是有糖水喝就不会出啥问题,咱家又不缺糖霜,娘觉得这门亲可以结,你觉得呢?”
夏晚棠想了想,她对李淳奕的印象不差,但只凭一天就定了姻缘,还是有些草率了。她同杜红缨说,“再看看吧,人不错,我印象挺好的。咱也别把自己想的那么好,我又不是仙女,今儿个我表现得就挺真实的,说不准人家还不待见我这儿的呢?我那院子还得修葺几天,看看李家的态度是个啥,要是李四郎积极过来帮忙,那说明人家对我印象挺好,指不定过几天李家老太太就托媒婆上门来了。”
杜红缨同夏晚棠聊李淳奕的时候,李淳奕也在被自家亲娘盘问,旁边还有李淳正、李淳中和李淳朴兄弟三个围观吃瓜。
谢闰梅问的相当直白,她直接问李淳奕,“四郎,今儿个咋说?同夏家人相处得愉快不?你感觉那夏家闺女对你有那个意思没?”
李淳奕的面皮薄,被谢闰梅这么一问,耳根当即就红透了大半,支支吾吾两句,道:“这才见了一天,哪能看出来?说不准人家心里烦我烦得要死,只是碍于情面不说呢?”
李淳正却道:“四弟,你这就说错了,我觉得那夏家对你印象挺好的。如果夏家对你的印象不好,中午不可能拿那么贵的吃食招待我们。一包十八文的面,咱兄弟四个,一人吃了有三袋,你算算这得吃了多少钱?我看那夏家闺女对你同对我们不一样,想催我们吃个饭,都是通过你的嘴来说,很明显对你是有好感的。”
“未来丈人家的营生,你可得跑得勤快点,那院子没个十天半月收拾不出来,你天天去,等那院子拾掇出来,夏家是个什么态度,你应当就看明白了。说不准咱家就可以找没人登夏家的门说亲了!”
毕竟是成过亲的人,李淳正看这些还是比李淳奕有经验的。
谢闰梅惊讶地坐不住了,“夏家请你们吃了啥东西?那么贵!乖乖……夏家的日子,过得就是好啊!”
李淳朴坐没坐相,吊儿郎当地往那儿一靠,道:“那日子确实不是咱家能比的,四弟娶了四弟妹,虽说名义上是娶,但我估摸着和倒插门差不了多少了。”
好端端一个大男人,被人说是倒插门,李淳奕能不羞恼么?他瞪了一眼李淳朴,“三哥,你胡说什么?”
谢闰梅突然有些心虚,她想想自个儿为了把那夏家闺女说给自家老幺,承诺给夏家的条件,貌似真和把自家儿子倒插门进去差不了多少了。
第22章 哑谜 鬼知道她会在这婚姻的墓碑上写什……
夏家庄。
夏春生家全家出动赶了牛车进县城忙活一整天擦着黑才回来的事儿哪能藏得住?
夏晚棠还在灶房里烧晚饭呢,夏老爷子就溜溜达达地过来了,他拎了两条肥肥的鱼,当地叫鲽鱼,刺少肉多,但寻常时候在河里见不到,一年只有春秋两季会看到鲽鱼过夏家庄旁边的那条大江。
夏老爷子把鲽鱼塞给灶间里忙活的夏晚棠后,就去找夏春生唠嗑,老爷子挺会切入重点的,直接就开门见山地问了,“春生,你们家借了牛车进县城,一忙活一整天,是搞啥去了?还有人说隔壁李家庄的人也跟着你们一同去了?”
这事儿没什么可瞒的,而且也不可能瞒得住。
夏春生当下就一五一十地把事儿同自家老爹交代了,“爹,是棠丫做买卖赚了些钱,在县城买了个院子,往后方便做县城里的买卖,昨儿个买下来的那院子,今天我们全家出动是帮她收拾去了。那院子修得挺好,可到底人家住的少,冬日里用的是炭盆取暖,棠丫不喜欢那个,说是嫌炭盆熏得慌,而且咱这临江的地方,冬天又潮又冷还多雨雪,可不得把火炕、地龙、火墙这些给铺上?我们一家今儿个去县城,就是忙活着帮棠丫拾掇院子去了,估摸还得拾掇半个月才能把那院子给拾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