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会儿还得回门去,起太晚怕是事儿都做不完。”
谢闰梅心想,这儿媳妇真是娶对了,有能耐还勤快,不似其他房里的儿媳妇,总想着躲懒,恨不得把自己手里的活儿都分给别人去做。
“也是,老四起了没?你们今天要回门,他也得早晨起来收拾收拾。”谢闰梅打算自己进屋去喊李淳奕起来,突然想到儿子已经成亲了,自个儿贸然闯进人家小两口的屋子有些不大好,生生止住脚步,同夏晚棠说,“老四家的,你去把老四喊起来吧,我也把你爹给喊起来,这院子里得做的活儿多了去了,哪能都叫你一个人做?等你嫂嫂们起来之后一起。冬天地头没什么活儿,你没必要起这么早,晚些也没事,家里头也没什么,阿嚏活儿!”
谢闰梅这么一个喷嚏打得那叫惊天动地,成功把其它房里的或是酣睡或是假寐的人都给吵醒了。
夏晚棠瞅了谢闰梅一眼,记得灶间里有快生姜,便用刀锉了一些姜丝放到一旁,等粥煮开后,她打算顺手给谢闰梅熬点姜丝水。
这年头的风寒可不比前世那吃点儿感冒药就能好,因为染了风寒而一病不起甚至就此撒手人寰的大有人在,夏晚棠打算先给谢闰梅熬点姜丝水试着喝喝看,如果不好,再用那智能扫描体检的外挂功能给谢闰梅看看。
从始至终,夏晚棠都没打算把自个儿打造成一个女医,她也不打算把自己塑造成那种什么药都有的商人。
她就是一个想把自个儿的日子过好的普通人。
没等夏晚棠喊,李淳奕便也跟着起来了,他在夏晚棠洗脸用过的水中简单抹了一把脸,从衣柜中拿出谢闰梅提前给他准备好的那一身新衣裳来,放到一边暂时没穿,而是穿上了平时穿的青松色长衫,循着早饭香味儿进了灶间。
夏晚棠一瞅是李淳奕,便道:“早上需要饮的药茶已经给你泡上了,现在多半没那么烫了,你去喝了吧。”
“你怎么起这么早?”李淳奕直勾勾地看着夏晚棠,目光与前日有些不大一样。
到底是通了那一层关系的人,自然是要彼此熟悉亲昵许多的。
夏晚棠笑了笑,“早起惯了,在家就是这会儿起。”她瞅到姜丝碎,顺嘴问了李淳奕一句,“你去问问娘,是不是染了风寒?我准备了姜丝,待粥煮好后就能熬姜丝水,让她喝着祛祛身上的寒气。”
李淳奕一愣,转而钻进了谢闰梅与李父住的那间屋子,不多时,谢闰梅就把李淳奕给撵了出来。
夏晚棠瞅着李淳奕的兴致不高,问,“咋了?”自家婆婆就是染了个风寒,怎么李淳奕表现出来却像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李淳奕叹息一声,摇头道:“我对爹娘,真是亏欠太多了。当初起这处院子的时候,爹娘就是按我们兄弟四个起的房子,正房两间,东西厢两间,还有就是南边两间。大哥二哥成亲早,占了东正房与西正房,三哥占了西厢,轮到我便只剩下上午太阳照不到的西厢。”
“大哥成亲前,爹娘在东正房住,大哥成亲后,爹娘就搬到了西正房,之后二哥成亲、三哥成亲、还有你与我成亲,爹娘是十月中旬搬到南厢的,那件原本是柴房,放些干柴与杂物,清出来虽然能住人,但到底不如之前有人住的房子,而且墙上与屋顶都有裂缝,瞅着不严重,但冬天漏风漏的厉害,所以那屋子便冷了。”
“爹娘想省着点用炭,那屋子自然是冷的。待会儿劳烦晚娘把姜汤煮了,我去给娘端过去。方才我同娘说的时候,娘还说我大惊小怪,丁点儿风寒算不上什么,可隔壁的李三爷就是染了风寒然后吊起了肺痨去的,哪能大意?”
夏晚棠这才发现,李淳奕的话也不少,只是他同不熟的人稍微话少一些。
李家的条件不比夏家,夏家起码还经营着打渔的生意,农闲时打渔农忙时种地,日子过得稍微宽松一些,李家就是地地道道的庄户人家,全家靠着庄稼吃饭,农闲时李淳正、李淳中、李淳朴兄弟三个都会去县城找一些短工做,那些钱谢闰梅素来都是不收的,让兄弟三个把钱交给自家婆娘做私房,所以谢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