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出一二百文工费,贵料衣服工费在镇上比不过在县里出得起价,看款式,好的款还能再高五六百文工费出来,我说得可对?”

崔二娘笑了:“倒是下过功夫的。”

她点头,道:“这一二百文工费里有约莫有三成是给制衣娘子的,剩下七成扣去铺租,加上布利,才是赚头,连布带加工,去除这些开销,合一处,按一件成衣价算,总共也就四成利,妹妹就许我二成?”

“我店里其实以售卖各类麻料布匹制的衣服为主,细棉布和纱也有,丝绸罗绢极少了,只放了一点提升档次,如果妹妹卖的是你和伯娘身上这种衣裳,我说实话,其实并不挤占我资源,这一点你完全不用担心。”

柳渔仍是点头:“许你二成,不瞒姐姐,我用的这些布料,大多是陆家伯母和你送的,于我自己而言,投的只是精力时间,便是后边这些布料用完了,我也准备与陆家商量着,从陆家匀些布料来。”

崔二娘已经知道柳家与陆家快要议亲的事了,也知道这所谓匀布,便是跟她们行里合伙拿货约莫是一回事了,笑道:“成,那二姐就不与你客气。”

茶水未进,这生意就已谈成。

崔二娘比柳渔还急些,道:“既然说妥了,妹妹就快些做出成衣送来,妹妹这手艺,可不止一二百文工费,做得好的话,就趁着这个夏,要赚个二十两本钱不难,我也有赚头,有你这手艺,我隔壁那家铺子一时是再争不过我的了。”

言语间极是欢喜。

柳渔心下柔软,“姐姐,你实在是……明明是帮我大忙,偏把我的好处都摆到明处说。”

崔二娘笑:“这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呀,咱们是平等合作,互相帮衬。”

一时间相谈颇欢,卫氏见两人谈得差不多,也往厨房去准备饭菜,崔二娘是个极会做人的,忙要跟着去相帮,卫氏劝都劝不住,也不用柳渔作陪,最后主客三人全在厨房里一起动起了手来。

回去时,卫氏又给装了小半车的回礼,有半数是崔二娘带来的礼,再有几大袋农家土产,不贵重,但崔二娘家在镇上,这些东西平日里一应都要花钱去买的,又是好一番谢。

柳渔再见陆承骁是五月初六,芒种。

陆承骁和八宝来帮着栽稻,同来的还有葛安和小丫兄妹二人,这是昨日就跟着陆承骁到了县里,今天天不亮就往仰山村赶的。

葛安今天把从前那一身旧衣翻出来了,准备跟着柳家人一起下田干活去,而小丫,说是能帮柳渔洗菜,虽则一进了内院就被那只已经长到了成人巴掌大、会四处跳的棕色小兔憨包儿吸引住,脚都挪不动了。

柳家院里,十几年也没似今日这般热闹过了,等一行人都下了田,柳渔才开始准备今日的饭食。

栽稻讲时令,不能慢了迟了,所以农家赶在这时候,家家都是把饭送到地头去吃的,没有谁会回家吃饭休息一个时辰。

卫氏今儿也下了田,柳渔就揽了做饭送饭的活计,陆承骁是这时才发现,光一个仰山村就不知多少儿郎盯着他心尖尖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