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入了神,迟迟没落下。
柳渔见人发怔,忙接过那盏茶,心中猜着这许是陆承骁二嫂,笑着道了一声谢。
“啊。”周琼英终于醒过了神来,忙道:“不谢,不谢。”
天知道,心里已经在尖叫了!
说好的村里的姑娘呢?陆承宗把柳渔的容貌夸到天上去,周琼英也没想过会是这样的,她和那柳渔站在一处,柳渔像是县里大户养出来的大家小姐,她才被衬得像村姑好吧。
周琼英都不知道这算是打击还是震撼了。
自嫁进陆家,因为家境比大嫂秦氏好得多,一直以来周琼英都极有优越感的,第一回 让她觉得有落差时,是看到陆承骁,觉得这个小叔相比起两个兄长,派头也太好了,公爹婆母也太偏疼了。
可男人说陆家这家业能做到现在这样,其实没少了小叔子的筹谋,周琼英心里就好受点了,可羡慕还是羡慕的,一样是陆家儿子,这待遇差太多了。
直到听说陆承骁想娶个村女,那姑娘还差点被家里给卖了,周琼英面上没说,心里隐隐是觉得舒服了的,这一下平衡了。
结果,当她看到柳渔,这哪里是村女????
说是大家千金也有人信的吧。
周琼英又震撼、又沮丧,又忍不住直往柳渔那边瞧。
生得委实太好了,她忽然就明白了,似陆承骁那样一个人,巴巴的跟铺子里的伙计打听农时农事,一到了农忙时就粗布短打的天不亮往仰山村赶,帮着柳家下田种地甘之如饴。
她这边在悄悄打量柳渔,也是想听听柳家这时候突然来铺子做什么的。
那边卫氏已经与陆洵寒喧毕,把话切入了正题,把来意说了。
柳家筹备开绣铺的事,陆承骁是一早与陆洵通过气的,也把从铺子里拿布的事说了,陆洵自己原就是经商的,准儿媳家现在要经商,他自然是支持,何况端午节时就看到了柳渔给陆霜做的那身衣裳,以陆洵的眼光来看,别说在镇上开绣铺,在县里都极具竞争力。
陆洵甚至觉得这样的手艺在镇上开都可惜了,当时听小儿子说起,心里还生出了在本钱上帮柳家一把的心思,让直接把绣铺开到县里来。
只是把这话和陆承骁说起,陆承骁当即就拒了,把自己曾提过这事,而柳家人的打算说了。
陆洵倒没想到柳家打算把那铺子给柳渔做嫁妆上头,只是想着卫氏处事,猜着是议亲在即,怕因着这事让承骁和渔儿往后被兄弟和妯娌说嘴。
也就歇了借本钱给柳家的心思。
如今听卫氏说明来意,陆洵当即笑道:“当然可以,承骁早与我说过了,这是好事,以后要布只管来铺子里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