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下这三百多匹坯绸,几乎就只陆柳二人身上合一合,能剩个一百两银子了,倒还真是一趟把货办了个齐。

因着陆承骁一行人每匹多给了程家村人五十文的价钱,村里人对陆承骁一行人是格外厚待一些,验布配合不说,包装也极精心,更是主动承揽了帮忙送货到渡口的事情。

自然,先得有人去寻船,这活计就由程文远兄弟二人陪着柳晏平去办,而陆承骁对绸布颇为了解,带着柳晏安几人在村里验布。

至申时,程家村卖了布的二十多户人家,有牛车的出牛车,没牛车的跟村里人借牛车,帮着陆承骁等人把三百多匹布,满满当当装了五车,连人带布一起送到了吴兴渡口。

船早就候着了,也不需要他们动手,赶车的、跟车的,二十多个村民一起动手,几趟就都搬进了船舱。

因着陆承骁这一行人买布是程家姑娘领着去各家看的,出来时她也跟着自家两个兄长一起,人站在码头了,看着大船解缆远去,她还有些没醒过神来,族里除了布织得不大好的那几家,其他人家的货竟然全买了,也没有杀价太狠。

船影都不见了,程家村众人才赶着空车带着村里人折返。

程家姑娘坐在牛车上,听着旁边牛车里的叔伯们说起这次卖坯绸一事,再三的谢她兄长,好一会儿,她忽然低声问程文远:“大哥,你知道他们打哪来的吗?”

程文远愣了愣,摇头:“这却没打听过,怎么?”

程姑娘哦了一声,说:“没什么,就是觉得人挺好的,我昨天起那样的心思不对。”

程文远拍拍小妹的脑袋,他心里清楚,妹妹是惦着家里,惦着他读书的束??,昨天怕这一行人又跟前边客商一样到别家看过货后就买了低价货走人了,才动了些小心思:“是挺好的,都是心地仁厚的,这样的人有后福,你也没做什么,他们也买到了想买的货,不必多想。”

说到后福,程家姑娘想起来一事,道:“大哥,他们带着这么多货走水路安全吗?咱们周边几处水路不是听闻有水匪出没吗?”

程文远顿了顿,“应该没事吧,我看他们倒像是练家,不然那天应该不敢跟我走那么远进山,昨晚看他们行李中好像有两把弓箭,还有刀剑之类棍棒之类的。”

虽都用布裹得很好,可还是能看得出来,敢出来行走,自然是有些本事的。

“水匪选目标应该也会先留心这些的,硬茬他们一般不碰。”

牛车渐行渐远,程家村人的身影也渐不可见了。

第103章

长丰镇,这已是陆承骁离家行商的第二十天,陈氏日夜忧心,陆霜便想着让她娘分分心,提议去崔二娘绣铺看看柳渔寄售的那些衣裳,也是想照顾照顾柳渔生意的意思。

把这话同陈氏一说,陈氏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原因是她从安宜县回来时就有心照顾照顾柳渔生意了,去了两回都没买着衣裳,陆霜一提,又勾得她想起这层来,母女俩个算着时间,一起出发去崔二娘绣铺。

从五月初到如今,一个半月,崔二娘的绣铺已经渐渐做起了一点名气,镇里富裕些的人家,从前去县里买衣裳的,如今通过朋友间口耳相传,多少都知道镇上有这么一家绣铺,卖的高档衣裳款式一点都不比县里绣铺差,甚至要更好,价格却只与县里相当,甚至略便宜一点。

只是这衣裳不多,经常只有几件,要买着还得要点运气,妇人姑娘们左右无事,崔二娘绣铺又近,渐渐养成了众人时不时去转一圈的习惯。

老客户是知道崔二娘绣铺里那些贵价成衣大概的到货规律的,都算着新货上架的时间过去,陆家母女二人也这个点去,这可不就赶了一个巧,一样想买件好衣裳的两对母女,撞上了。

这对母女不是别人,正是镇上顶顶会摆富太款儿的陈太太刘氏带着女儿陈小妹。

要说这几年刘氏最眼红哪个,那非陆太太陈氏莫属。

长丰镇陈、柳是大姓,陆太太也姓陈,却与刘氏夫家这个陈一点关系也没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