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领内侧,不影响外观,但他们自己要给顾客找尺码的话衣领处是最易看到的。

“布料得薄且软,这样穿上后才不会不舒服。”

柳渔听了这建议,指间在衣领内部翻了翻,心头一动,道:“行不行把咱们的系列名和如意绣庄的字号也加进去?”

陆承骁意识到了从面料上防抄款,而柳渔这边因着卫氏提醒尺寸不易辨别,也想到了标识防伪。

卫氏、陈氏和张娘子压根还不晓得什么系列名,柳渔又解释了一回。

“这主意好,那些抄仿款式的就能被区分出来了。”

陆霜是第一个叫好的。

卫氏也点头,“不过如意绣庄、芳菲引,再加一个码号,这字是不是太多了?”

那得在领子里边弄多大一块布啊。

柳渔略沉吟片刻,忽而眼睛一亮,道:“有了!”

从废布框里取出一块白绸小料,取平常绘绣样的笔来,坐下后几步勾画,寥寥几笔,一只玉如意的雏形被勾了出来,便就在那如意柄上方,芳菲引三个字娟秀小巧,如意和芳菲引融为一体,旁边描了个小小的壹字。

卫氏眼睛亮了:“这个好,又好看,又能一眼瞧出是咱们如意绣庄的!”

作者有话说:

①“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北宋诗人谢履。咱这个是架空哈,就是引用一下诗句。

第162章

柳渔依样又画了迷仙记的,这才把自己画的这两份绣样交给张娘子,嘱她绘出其他码号,再给绣娘批量制作,后边如意绣庄的衣裳都加上相应领标。

领标有了,柳渔的心思就落到了第三系列的成衣上,自昨日发现安记绣铺抄款之后,柳渔也算是有了初步的品牌意识,如意绣庄要两条路子并行的话,第三系列她也打算做上领标。

只是该怎么去做就要多思量了,迷仙记和芳菲引走的是中高端路线,自然是用刺绣,可这第三系列却是走的平价路线,如果是刺绣,仅人工成本这一项就不合适。

柳渔还没想出什么来,陆霜已经给出了答案,她跃跃欲试地自荐:“三嫂,用工笔绘,这个我可以做。”

她平时跟在柳渔身边,是绣庄哪里缺人她往哪里凑,但要说真正擅长的,还真没找着,现在一看柳渔画的这小标识,马上给自己找到了活儿。

陆霜刺绣一般,却擅丹青。

而在布料上绘工笔是有专用颜料的,画上去后并不会脱色。

“你来做?”

用工笔自然是极好的法子,要比刺绣快得多,可是陆霜在这里玩还罢了,正儿八经给绣庄做起女工来,柳渔还是犹疑的,看看陆霜又看陈氏。

陆霜道:“我来,左右我也无事,画这个简单,都交给我好了。”

陈氏也无意见,笑道:“就由她,我看她天天在这边玩得挺快活,这丫头女红不如何,可从小喜欢涂涂画画,画点东西倒是还能看,画领标应当没问题。”

陆霜和陈氏都没意见,柳渔哪里还会有意见,笑道:“那我以后给霜儿也发一份工钱。”

陆霜可不觉得从柳渔手上拿工钱有什么不好,笑得挺高兴,“那可好,我长这样大还是第一回 自己赚银钱。”

逗得陈氏直笑,以手指抵她额头,道:“连客气都不带客气的呀?”

陆霜笑着挽住柳渔:“跟我三嫂作什么要虚客气。”

柳渔直笑,“正是,亲近才不客气,那我和霜儿买颜料去。”

姑嫂两个往颜料铺去,结果一打听,这种布料上专用的颜料,颜料铺里还没有,掌柜的给指点,让她们上卖染料的铺子里去寻。

两人依言找到染料铺去,果真是在这里。

领标不需要太复杂的配色,可是看着染料铺里各种色彩的颜料,柳渔动起了另一个心思。

第三系列的平价衣裳不可能全无装饰,多少都要有些简单的点缀的,但若是把刺绣改作笔绘,一件成衣至少在工价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