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会儿哪里开得起这个绣庄。
就悄声把这事和柳渔说了:“你看看,缝纫女工好不好从咱们村里招几个?”
柳渔后知后觉意识到,拍拍额头:“是我疏忽了,这样的事是该先想着些族里村里的,绣娘村里找不出来,做缝纫的好手还是有的,大伯娘您去问问春山嫂子和大田嫂子吧,咱们这回缝纫娘子要招十人,看看她们是不是有推荐的,左右再添几人通铺那边也住得下。”
听柳渔这一说,卫氏就笑了起来,“忙昏头了,我也没想起来,咱们一直得村里族里颇多照顾,我这就去问问。”
绣庄这一次招工极顺利,因为都是合作过一次的,除了卫氏问过柳大田和柳春山媳妇后给柳家村那边留的两个名额,小张娘子,另外五个绣娘和八个缝纫女工午时未过就定了下来,而仰山村那边柳春山媳妇当天傍晚回村报信,第二日领着两人就来见了工,约定好等柳渔从洪都府回来,十六个新员工再一起来上工。
而另一边,陆承骁、柳晏平和八宝三人兵分三路,几天时间把周边九个县都跑了一圈,各寻了中人帮忙找铺子,只差离得较远的袁州城和另外六个县,因要去洪都府,时间上太紧,还不曾去,预备回程时从袁州城下船,沿途把袁州城和那六个县走一趟。
傍晚三人回来不久,柳晏清从衙里回来也带了个好消息。
“开织染坊的场地我这几天跟同僚们也打听了一下,今儿户房的秦书办给我支了个主意,建议咱们买地下来自己建,县西郊有一片荒地,是县里富户张家的,但那地不肥,种东西没几个出产,张家庄子多,那一片也就闲置在那里,秦书办和张爷是相熟的,咱们若要买,他可以居中牵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