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 / 3)

这时候还没有餐馆开业送花篮儿放鞭炮的?规矩,沈渺这些举动便让人瞧了十分新?鲜,尤其?那过年时才会燃放的?爆竹声,惹得一整条街都能听见,连被爆竹吓得跑来跑去的小狗尾巴上都顶着?大红花摇来晃去,很是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有人好奇过来看,发现这铺子?门口?还一左一右摆了俩青松,树枝上琳琅满目地?挂了不少喜庆的?纸片,有个穿长衫的?老翁凑近一看,有葫芦形的?、菱形的?、方形的?、花儿形的?,还在上头写?了发财、快乐、幸福、好运之类的?字。

字似乎是孩子?写?的?,不算特别好,但却自有孩童的?认真与笔锋。

倒是有趣。

不少杨柳东巷的?街坊都进来逛,顾婶娘看一样夸一样,李婶娘看一样挑剔一样,但人人都不可否认,沈大姐儿将这铺子?打理得格外光亮整洁,又瞧着?挺赏心悦目的?。

唯独……

顾婶娘挽着?沈渺的?胳膊,小声地?问:“你这匾额怎么不换一个,都烧得黑了,又被虫蛀了那么多窟窿。叫杨老汉重新?给?你做个,不好么?”

沈渺抬头望去,这匾额确实满目风霜,与粉饰一新?的?铺子?很有些格格不入。

说起来,这匾额还是在灶台背后的?缝隙里找见的?。

自打沈父沈母横死?后,这匾额便摘了下来,好悬没给?那租赁铺子?的?商贾当柴火劈了。

刚找到时满是灶灰,擦拭干净后,原来色彩鲜艳的?红木已经被熏得漆黑了,沈渺又洗又擦也没能恢复原来木头的?光彩,最后还是送去杨老汉那儿刨掉了坑坑洼洼的?表面又漆了一遍。

送回来后虽说瞧着?好些了,但木头上的?累累伤痕还是无?法完全?掩盖。

沈渺与济哥儿对着?这牌匾沉默了许久,最后沈渺什么也没说,只让济哥儿拿墨汁儿和斗笔来,将上头的?字儿重新?描了一遍,搭了个高梯子?,又重新?给?挂上了。

沈父沈母留下的?东西?几乎都已付之一炬,这剩下了这块匾还承载着?济哥儿与湘姐儿父母尚在时,曾经庇荫在父母膝下,那些无?忧无?虑的?回忆。

开张那日,沈渺搂着?济哥儿与湘姐儿,站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仰头望去。

那金梁桥算命的?瞎子?还算有些真功夫,今儿的?天特别晴朗,阳光浓郁,毫无?遮碍地?打在了“沈记汤饼铺”这五个大字上,红木黑字的?招牌虽伤痕累累,却也被笼上了一层内敛古朴的?光泽。

“从今以后,我们便真的?有家了。”

沈渺低下头,将弟弟妹妹都往怀里搂得紧了些。

湘姐儿闻言低头埋进了阿姊的?怀里,沈济却还痴痴地?仰头望着?,这熟悉却又不再熟悉的?匾,让他眼眶不知怎的?便是一热。谁也想不到,有一日,他与湘姐儿竟又有了能称之为家的?地?方,真是不可思议。

阿姊还没回来的?时候,他连梦中都不敢这般妄想。

爆竹声声,烟气阵阵,他说不出其?他的?话,最后也只沙哑地?“嗯”了一声。

沈记汤饼铺开张,一上午汤饼一碗没卖,倒是络绎不绝地?接待了巷子?里道贺的?邻居,虽说这些街坊总爱背后说闲话,但遇到这样的?大日子?又各个都很热心,早早便来道贺瞧热闹了,沈渺一早上也收了不少礼物,有送碗具的?、有送米面的?、有送豆腐或鸡蛋的?,还有送几两鲜肉的?……没一会儿便堆满了后院那不大的?前廊。

除去街坊们,头一个来庆贺她的?是金梁桥上卖香饮子?的?梅三娘与米小娘子?。

沈渺笑着?接过她两大瓮蜜枣甜汤与紫苏饮的?贺礼,还有米小娘子?送来两幅喜鹊登枝、春花报喜的?木雕画,高兴地?拉着?她们俩的?手往里头进。

“你们带什么礼呀,不必客气的?。”沈渺心里喜滋滋的?,对她们俩拍着?胸脯道,“日后你们俩常来吃汤饼,我给?你们都算半价儿。”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