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都清楚,我是一个不看重过程的人,我看重的是成果。我不会被过程的曲折艰辛感动,如果你能一条直路就轻而易举地把研究目标实现了,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可如果实现不了结果,那也没必要说自己过程多么多么曲折坎坷,只会显得大脑很愚蠢。”

“各个专题设置的月度研究计划都已经在系统中生成了,课题长可以认领各自课题下属五个专题的研究任务,严格按照月度研究计划来执行。”

“所有研究相关的账目都以冲借款的形式执行,先从项目中借款,我会编写一个AI程序进行审批,如果和研究相关的经费支出,一条都不会卡,如果和研究无关的经费支出,一条都不会通过。”

“另外,也请大家放心,所有研究经费,在研究任务完成之后,都会以结余资金的形式发放,可以任意调整预算类别,哪怕是全部调整为科研绩效,研究员自己提走,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无法保证科研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我只能说一声抱歉。”

这场专项间的组内会议开得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别的专项开组内会议,多半是吃吃饭喝喝酒,大家寒暄寒暄,联络一下感情,然后互相吹捧吹捧对方最近做出来的研究成果,然后就完事了,各自的任务各自琢磨,谁能想到到了周诚这个专项里,周诚居然第一天就来了个下马威,立下了这么多的条条框框,别的专项都只是设置一个年度研究任务,周诚居然直接搞了个月度研究任务……而且科研经费也管的这么紧。

不过跟着周诚也有好处,周诚许诺说,只要项目能够完成,剩下的经费任由课题长、专题长自由支出,给了研究人员足够大的自由空间。原先的研究人员想要从科研经费里套走一点钱,那得把头顶给想秃了,好不容易把财务的人给糊弄过去了,等到审计的时候,又得接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可现在周诚都明确地说了,只要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结余科研经费任由研究人员自己处理,那他们又何必冒险?精打细算地把研究任务完成了,剩下的钱光明正大地揣进自己兜里,这样不好么?

别的专项组都吃了个酒足饭饱,你好我好大家好,周诚带领的专项组则是吃了个自助餐,然后就各自返回研究所、高校了。

当天晚上,周诚开了个夜车,利用AI程序编写出一套科研管理系统来,很简单,只包括成果上报与财务材料上报两部分,各专题负责人的成果上报部分都明确规定了编写预算及研究计划时写的研究任务以及预计支出经费。

周诚还搞了个置顶,在这套科研管理系统中将每个专题长的研究任务都置顶了,就如同在软件上挂了个红条幅一样,更要命的是,这个‘红条幅’本身就是一个进度条,眼看着红条幅越来越短,研究人员心里的发条越拧越紧。

因为在国防科大设置的项目关乎所有人的安危,所有的项目长都拿出百分之百的认真来,带领研究团队进行技术攻坚与理论攻坚。

就如同一场是一场竞赛,所有人都在轨道上奋力奔跑。

但并不是所有努力奔跑的人就都会在同一时间到达终点,周诚带领的专项组很明显就是跑的最快的那一个。

各个课题、专题的人都被周诚给催得恨不得脚下生出风火轮来赶研究进度,周诚还亲自下场,盯着最关键的那几个技术搞突破,发挥出了1+1&gt2的效果。

半年时间转眼而过,两大巨头的摩擦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虽然没有‘热摩擦’,但冷战的领域是越来越多了。

‘花约’和‘美约’各自形成了小团体,团体之间杀得血流成河,团体内部则是大幅度减免了关税,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两个免税自由贸易区。

倘若不发生热冲突,那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其中一方熬死另外一方,就如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巨人陨落一般。

但如今的情况还同当初不一样,哪有巨人真会心甘情愿地陨落?指不定会在陨落的时候带着另外一个巨人同归于尽呢。

这种事情,只能往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