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社以后没两天就是中秋了。
中秋在他们这儿可是一个正经的大节,是要祭祖的。
祭祖用的时水果、素酒、元宝香烛顾柳都已经准备好了,月饼也在秋社那日买了回来,还差最后一样,红糖油糕。
红糖油糕是他们这拿来祭祖都会用上的一种糕饼。
灶房里炉火正旺,顾柳正在灶前忙碌着。
大锅里水烧开,加点油和糖,然后倒面粉快速的搅拌,一直搅到面团变得光滑细腻为止。
面团揉好以后,顾柳拿了刀来把面团切成小块,好让面团凉的更快些,等用手摸着不烫的时候再加点面粉,把小面团重新揉搓均匀,这样揉出来的才是红糖油糕的面皮。
面团揉好以后还要醒一醒,趁着醒面的功夫,顾柳开始做油糕里的馅。
他准备做两种馅,红糖花生馅和白糖黑芝麻馅的。
花生切的碎碎的,拌进红糖里,黑芝麻捣碎了撒上白糖。
馅料调好了,那边的面团也醒好了,面团揪成一个个的小剂子,用手压平,然后再压出一个窝窝,然后再把馅料包进去,最后再下进油锅里炸。
炸出来的红糖油糕颜色金黄,外皮酥脆起渣,香气诱人。
油糕要新鲜炸出来的时候吃最好吃,留出了明天祭祖的分量以后,顾柳装起一小碟拿去给云裴尝尝味道。
云裴用手捏了一个,刚出锅的红糖油糕拿在手里还是热乎乎的,咬开一小口,油滋滋的红糖花生就顺着油糕的皮流了出来,又香又甜。
“好吃。”云裴一边吃,一边朝顾柳笑。
顾柳也慢慢的笑了。
第二天,中秋节一大早,夫夫两个就提着一大篮供品上山了。
张、吴两个村里的大姓在村里都有自己的祠堂,每到祭祖的节日,村里张、吴两家的汉子都是到祠堂里一起行祭祀礼。
而像云裴这样的外来户,祭祖主要就是到山上去给亲人上坟。
出门时云裴看了一眼,今年带去上坟的东西可真不少。
桃子、苹果、柿子、石榴、素酒、米饭、月饼、红糖油糕和元宝蜡烛。
比他往常一个人上山时带的东西多多了。
想到这些都是夫郎帮他准备的,云裴的心里便止不住的涌上一阵暖意。
顾柳之前没跟云裴去祭拜过,上山的时候心里还在想,不知道他这次去祭拜的是他自己的爹娘还是沈平昌夫妻。
等到了地儿,看见山上五座并立在一起的坟包,这才知道,原来爹、娘和师父师娘的坟都是立在一起的,另外还有一座坟是云裴的妹妹。
云裴还有个妹妹,叫云慧,七年前同样死在了那场难逃中。
顾柳还仔细留意了一下,这里虽然安静,但从这个方向往下看去,刚好能看见他们现在住的屋子。
应该是云裴刻意挑选的位置。
“这地方是师父挑的。”云裴看出了顾柳想问什么,主动答道:“师父和师娘的感情一直很好,师娘临终的时候和师父说,想让师父把她葬在一个能看见我们的地方,所以师父就选了这儿。”
“后来,师父也走了,我就把师父和师娘葬在了一起。还有我爹、娘、和妹妹当年都死在了那场水难里,尸骨也早已无处寻了,所以我就在这儿立了个空的坟茔,每年上山时好一起祭拜。”提起这些往事和旧人,云裴的脸上不免多了几分伤怀。
顾柳的心里也有几分酸涩,却又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上前牵了牵他的手。
云裴感受到夫郎的心意,捏了捏他的手,回头对他笑了一下。
秋日的山里免不了几分萧瑟,沈平昌夫妻和云裴的爹娘又不是村里人,除了云裴,这里自然不会有人来打扫,坟茔前多了许多枯枝落叶,杂草也长的深。
两人一起先把坟茔前的枯枝落叶打扫了,把杂草也拔干净了,这才把带来的供品一一摆开,把元宝蜡烛点上。
“爹、娘、师父、师娘、慧慧,我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