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吃个一两次也罢,天天吃,一天三顿的吃,哪个受得了?!

自认为想通了关节,大伯娘趁着入夜大家都在的时候,认真的跟周家阿奶建议别吃这玩意儿了,恢复以往的饭菜就成了。

所谓以往的饭菜,就是炒菜配汤加米饭或者饼子,因着周芸芸的厨艺极为不错,就算没有每天大鱼大肉,家里的伙食也算不错。可问题是,单纯比较下来,肯定是麻辣烫吃得更香更痛快,尤其瞧着周家众人的神情,明显是惊讶中带着恼怒。

其他人还没开口,周家大伯就先恼了:“不爱吃就别吃!”

一听周家大伯这语气,其他人赶紧开溜,溜得最快的就是大房的人,转瞬间堂屋里就只剩下了周家阿奶和大伯俩口子。

周家阿奶冷冷看了大儿媳一眼,甚么都没说。

大伯娘脸都白了,腿也有些发软,颤颤巍巍的看看她男人,又瞅瞅她婆婆,结结巴巴的开口:“我、我其实就是想吃以前那饭菜……”

挑食这种事儿,关键得看家里人在乎不在乎。今个儿要是周芸芸想吃口新鲜的,周家阿奶指不定就去弄了,可惜就大伯娘这德行,莫说阿奶了,她男人、她儿子都不带惯她的。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周家这伙食太好了,搁在杨树村那就是头一份的。谁家天天炖高汤喝?谁家天天吃肉吃鱼?谁家不够吃还能继续舀的?

周家大伯满脸厌恶的瞪着他婆娘,说出来的话就跟刀子一般冰冷锋利:“还吃了拉肚子……你咋不说你每次都往死里填自己?其他人多多少少都会吃几口菜。只你,逮着肉吃,每回都吃得撑死才算数。这会儿倒是跟我说吃多了不好,爱吃不吃!”

大伯娘面上一阵青一阵白的,愣是半晌寻不到话来。其实,她很想替自己辩解一番,譬如她前段日子病过一场,譬如她每日里要干极多的活计,再譬如太油太辣的东西吃多了真的不大好……

可惜,没人想听她瞎逼逼。周家阿奶瞥了她一眼后,就径自回了屋,剩下的周家大伯也只是给了她一个好自为之的眼神,旋即转身离开。

看着空荡荡的堂屋,大伯娘只觉得面上燥热心底发寒。她是真没想到全家都不给她留脸面,偏她认为自己说的全是事实,半句谎话都没有,说那些话也是为了大家好,却落得一个无人理会的结果,何等悲凉。

最让大伯娘伤心的是,她不过是提了这么一句,就算不答应好了,也不会这般甩脸子给她看罢?多大的事儿,就闹成这般了,多糟践人呢。

因着这事儿,周家的气氛略有些古怪,其中又以大伯娘为甚,她总觉得全家上下都在偷偷笑话她,包括她的亲生儿子。

等没几日,三奶奶领着俩孙女将周家订好的的好些豆腐和豆芽送了过来,大伯娘心里就更不舒服了。在她看来,这般好的赚钱机会,给自家人多好,平白将钱财往外人手里塞。

亏的大伯娘不知晓,周芸芸已经打算将豆腐皮的做法教给三奶奶了,到时候赚的就不是辛苦钱,而是正经卖手艺的钱了。

做豆腐皮的做法很简单,无非就是用浓豆浆在平底锅里加热但不能煮沸,等都将表层结成皮膜后,用竹签子或者筷子捞出来晾着。再往后,就是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反反复复,极为挑战耐心。

万幸的是,三奶奶不愧跟周家阿奶是妯娌,就算一贯以脾气暴躁闻名,可一想到这是能赚钱的手艺,她就啥也顾不得了,只恨不能扎根在灶间里,不吃不喝不睡的做豆腐皮。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周家阿奶千叮咛万嘱咐,叫她别将方子告诉旁人。她自是记住了,因此便只叫儿媳妇儿发豆芽,让小儿子点豆腐,至于豆腐皮的活计则是被她一人全包了,保准不让第二个人知晓。

周家阿奶没全信她的话,只想着观望观望再说。

好在三奶奶没让周家失望,三样配菜都会照周家所要的份量送过来,在问过周家阿奶后,她每回都会多做一些豆腐皮,叫她大孙子送到镇上菜市口卖掉,好赖也能多赚几个钱。

有次三奶奶家的俩孙女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