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前在卓思衡授意下写好并盖了东宫印信的书信,而将方才主簿递来的那封塞去袖子里。
时间足够他藏好全部马脚,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太子的信上。
范希亮调过头,一边撕开信一边快步回到厅内,再有条不紊将门阖严。
三人这时已都聚到他身边,四个人几乎同一时间看到了信上的内容。
每个人脸上唯有惊恐一个表情。
这是一封求救信,太子亲笔亲押,仓促几个字写得仿佛身在绝境:
济北王欲反,扣吾在府,速调兵平乱。
“即刻将带来的兵士点齐!杀去济北王府!”裴伯英是所有人当中品级最高的将领,且在边关多年,戎马经验了得,他深知一旦出了这样的事必须应对尽快,否则岂不要给太子收尸?
其余人也赶忙散下,各自回去领兵调使,准备一并救驾。
范希亮的指尖在颤抖,不过没事,除了裴伯英,其他人都差不多呈现不同惊吓的症状。但他惊吓的源头不是太子真的出了事,而是他知道卓思衡全部的计划。
自己的表哥当初是怎么想了如此大智大勇的计谋?试问敢将天地之间万物皆驱策于股掌之上的,恐怕也唯有卓思衡一人。
第231章
冬日清晨,雪霁深寒。
一支素色纸鸢在半高的天际由北风撕扯着狂舞,支撑了没一会儿便一头栽下再不见踪影。
哪有人冬天放风筝的。济北王府的下人们看了好一会儿新奇事,又散去忙工,卓思衡则在他们身后不远朝着墙外方才风筝跌坠的地方看了不知多久,直到略觉冷风侵衣,才合领而去。
虽比计划中慢了两日,但也未有失策。卓思衡爱极了一切了若指掌且应付裕如的感觉,这种时刻,他常常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澎湃,好像他所掌握的是比权力更值得贪恋的东西:
规律与规则。
他回到房间,换上官袍,备好所需一切,略调整了面部总是那么平静温和的表情,由自己去完成在所有的按部就班后最重要也是变数和危险最大的步骤。
济北王自卧居晨起已用过早膳,他刚问过亲信是否帝京有越王的消息传来,得知无有正纳闷时,却听一阵喧哗自外入内。
“谁敢在王爷内苑喧哗!”心腹亲信怒道。
外面跑来一婢女急回:“是在府上做客的卓大人,他说……他说要面见王爷,还说……王爷……王爷意图谋反扣押太子,欲要行……行什么七八之乱……”
此言一出,济北王额角顿觉湿凉,人也是一阵眩晕,他匆匆罩好外袍朝外走去,卓思衡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济北王,你欲为贼臣,以私而乱天下……”似乎因有人推阻,声音在此断续,而后又接上前言,“太子殿下贵为国本,你竟软禁东宫动摇天下,其心可诛……放开我……让我……”
“你住口!”
济北王抵达内苑的前厅时,世子刘伦刚带着人来收拾局面,他满面赤红青筋外露,仿佛是要领王府府兵十余人欲与卓思衡火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