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3 / 4)

容。吴定缘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压力,竟是不敢跟她对视。

“什么道君佛祖,什么玉皇真仙,都是唬人的泥胎罢了,跟我这佛母一样,不定是什么人机缘巧合造出来的。看透了这一点,我才真正找出了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十年都没找到的答案笃信白莲教法之人,根本求不得真正的解脱。想要做一番大事,你得自个儿心里先明白这些都是虚妄,把它当成一个谎言,才能真正拿它去控制人心。韩山童、刘福通那些人,就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掀起风浪。他们是最好的掌教,却绝不是最虔诚的信徒。你若真信了这些东西,脑子就傻了,怎么统摄全局?自古能搞起乱子的,都得揣着明白装糊涂,真糊涂的成不了事。”

吴定缘实在是没想到,白莲教的掌教,居然是这么个赤裸裸的坦白态度。仔细一想,道理上无懈可击。可是……她为啥跟我一个不相干的人说实话?

老太太拿扫帚磕了磕鞋底,神色如常,她也不问吴定缘能否及时消化,自顾自继续唠起来。

“接下来,朝廷先后派了好几拨官兵来围剿,可惜这些人没想明白一件事,我们白莲教的凭恃到底是什么。不是所谓兵书宝剑,也不是什么人多势众,更不是佛法如何神奇,而是官军自家。那些兵将你可不知道,跟蝗虫似的,穿县过境,先把地方祸害一遍。老百姓活不下去,可不就来投我吗?老百姓为什么吃我这套理儿?因为他们活得太痛苦,总得给自己留个念想,哪怕是假的也好。所以官府派的兵越多,白莲教众就越多。你瞧,悟透了那个至理,我便不必纠结于佛法,专心经营。官兵剿过几遍之后,我手下有了数万之众,从青、莱、莒、胶到诸城、即墨,无不拜我佛母之名。”

“后头的事,你也大概都知道了。朝廷到底力量大,把我们的队伍给打散了。我让信众们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去传教起坛,自己也躲起来了。嘿嘿,可把永乐皇帝气坏了,满天下地找我,还把山东官场杀了一个遍。不过他总算明白过来一件事,朝廷折腾得越大,我们白莲教就越兴旺,所以赶紧把这一带的田粮都免了,算是给了我家乡人一点活路。”

“这几年来,我就在济南城里居中调度,靠着几位忠心护法在外头奔走,暗中铺设力量。自从我想通那个道理之后,传起法来如鱼得水,什么说法最能蛊惑人心,就放进教义里去,什么故事能煽动起情绪,就反复给你讲。有人嫌诵经麻烦,没问题,我告诉你,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解脱;有人嫌香坛太远,没问题,我告诉你,佛母有亿万天目,只要诚心颂祈,在哪儿都能看见我原本就是个炕头缝衣服的村妇而已,瞧瞧被这世道逼成什么样了?”

唐赛儿说到这里,乐呵呵地端起碗来,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吴定缘听在耳中,嘴里都忘了咀嚼,原来佛母的诞生,竟然是这么一个来历。这跟外头传的,可实在是差太远了。可这让他更加警惕,唐赛儿实在太坦诚了,居然像聊家常似的,把白莲教最大的底细和盘托出。饶是他在南京屡破奇案,也参不透这佛母的真实意图。

难道这也跟我身上的“根儿”有关系?吴定缘只觉心烦意乱。

“行啦,听老太太唠叨了这么久,估计你也烦了。出去见见你妹妹吧。”唐赛儿挥了挥手。她甚至没叮嘱一句“别说出去”,看起来对吴定缘十分放心。

“你就不怕我杀了你,为我爹报仇?”

唐赛儿乐呵呵地转过身去:“你若是个莽汉,刚一进殿里不由分说就出手,说不定还有机会。可惜你是个聪明人,聪明人的问题就是考虑得太多。现在你舍得吗?不想知道自己的根儿了?”

吴定缘满脑疑惑地站起身来,晃晃悠悠离开无梁殿。昨叶何候在殿门口,抬抬下巴,表示不拦着他。吴定缘顾不上理她,急忙推开左边厢房的门。

他一推开门,吴玉露便一头扎进他的怀里,放声大哭。吴定缘摸着妹妹的发髻,心中百感交集,朝屋里看去。

厢房里面的陈设极为素净,只有一张榆木窄榻、一张直腰小几,几上搁着一面铜镜、一尊莲座佛像和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