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房的门,叫青苗去请郎中,叫青苗去煮生炉子,预备熬药。
她吩咐过下人,又奔回房中,将张仲微蒙住头的被子拉至肩头,再递给他一块帕子,声音理智又果断:“把泪擦干,郎中就要来了,不能让他看见你这样,不然传去翰林院,你怎么做人。”
张仲微想起张伯临叫他做好被人嘲讽的心理准备的话,无声苦笑,轻声问了一句:“你为何没去丰和店结账?”
林依本有几分愧疚,想好不与张仲微计较的,但她最恨男人不顾惜自己的身体,认为这是最不负责任的表现。
她生性刚强,一旦生出气性儿来,根本懒得解释,只一声:“忘了。”
这倒真是个好理由,张仲微没了话讲,又问:“你想让婶娘走,明说就是,为何要偷偷请叔叔来?”
林依看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有本事将她劝走,我跟你姓。”说完隔着被子,重重拍了他一掌,怒道:“给我躺好,莫要言语,我可不想做寡妇。”
杨婶端姜汤进来,听见他们的对话,叹着气向张仲微道:“都怪我,叮嘱丰和店不让二夫人赊账,不然她也不会……”
林依出声打断她的话道:“不要胡乱搅责,不赊欠是应该的,不然人人都打着我的旗号去赊账,我哪里来的钱还?”
杨婶继续叹气:“是,确是没钱,咱们家正是艰难的时候,新盖的酒楼能不能如期开张,还说不准呢。”她向面张仲微,又道:“二少爷,你也不小了,该体谅体谅二少夫人,她那样做,还不是为了不影响店里的生意,倘若由着二夫人闹,要全家人喝西北风?”
林依忍了这样久,终于听到一句公道话,禁不住又哭起来。
是,林依是有钱,但她是为了这个家,而非针对方氏,张仲微终于想转过来,心中畅快几分,同时又深恨自己无能,上不能孝敬方氏,下不能养活家人,累得林依为生计操心。
他表达自己的歉意,以此来劝林依止泪。不料杨婶却道:“这怪不了二少爷,不谈别的,就拿这房子来说,根本不该你们出钱。”
张仲微若有所思,林依却诧异道:“不该我们出?那该谁来付房租?”
第一百九十六章 婆媳宝典
杨婶还没作答,张仲微开口道:“父在子不立。”林依不知这话是甚么意思,问了一番才明白,所谓父在子不立,即只要当爹的还在,儿子不管长到多大,都不必自立门户,而父亲过世前,也有义务给儿子留些家产。
瞧杨婶和张仲微的表情,大宋是兴这一套的,林依虽然不屑于啃老,但既然她必须得遵守社会规则,为何别人能不守,这也太不公平。她有意让张仲微给张栋写信,但想了想,还是没讲出口,只道:“这事儿二少爷拿主意罢。”
正说着,青苗带了郎中来,在外敲门,林依忙戴上盖头,请郎中进来请脉开方,抓药煎药,足足忙了个把时辰才得以歇下。
林依睡得晚,第二日就起迟了,才刚梳头,便听见杨婶来报,称参政夫人在外吃了会子酒,要求进里间来见见林依.
这定然是有正事了,林依看了看仍卧床的张仲微,实在不方便请参政夫人进来,便出去解释,再随参政夫人上她家去。
参政夫人带着林依回家,分宾主坐下,命 丫头上茶,先问候了张仲微的病,再才谈正事。问道:“上回你与我讲起甚么会员制,怎过了这些天,还不见动静?”
林依不好意思道:“这几日家中事务多,耽搁了。”
参政夫人端起茶盏,吹了吹,问道:“可是张翰林的婶娘来了?我亦有耳闻。”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竟连参政夫人都知道了,林依脸上一红,道:“让参政夫人笑话了。”
参政夫人摆了摆手,不以为意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丰和店的事我也听说了,与你又没关系,不必自责。”又问:“可有甚么难处,尽管讲来,能帮的我一定帮。”
林依苦笑,不作答。
衡娘子掀帘进来,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