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1 / 3)

流云和流霞都惊慌失措,争先恐后跑出来,叫道:“大夫人,不好了,田氏撞柱子了。”

杨氏惊得站了起来,但却没有慌张,问道:“簪子可曾搜到?”

流霞一愣,流云则转头就朝回跑,过了片刻,出来时手里举了三根铜簪,道:“大夫人,找到了。”

杨氏点了点头,命流霞去请郎中,又叫流云和小扣子把田氏抬回她房里去。

陕北行商向杨氏讨过簪子,请时昆刮开,里头果然是银子,称过重量,也基本对得上,于是便起身告辞。不过他并没有带走簪子,而是称田氏出事,他也没想到,因此将这簪子留下,与她当药费。

杨氏知道,陕北行商甘愿千里迢迢跑这一趟,却又不取分文,为的是将来来祥符县做生意时,张仲微能行个方便,于是也不客套,就将那三根簪子收下了。

彩礼疑团真相大白,田氏却躺到了床上,生起未卜,张家人真讲不出是喜还是忧。

第两百五十一章 天降馅饼

杨氏很是气恼,田氏这一撞,请郎中,抓药、煎药,既浪费钱,又耗费人力,真倒成了个甩不掉的包袱了。

郎中还没来,田氏先醒了,捂着额头直呼疼痛。杨氏带着流霞流云来到田氏房间,将那三根铜包银的簪子丢到她床上,道:“你既然处心积虑想要黑下这六贯钱,那就拿着它,自己找郎中抓药去罢。”

田氏虽然爱这六贯钱,但却认为自己离了张家,根本没法独立生存,于是捂着额头只是哭。

流云出言相讥:“她哪里舍得走,出了张家门,一根针都要花钱买,就是再来六贯钱,也不够花销的。”

田氏的确是这样想的,猛然被点中心思,一时间竟不知是继续哭好,还是止了泪好。

杨氏不过是一时气话,真赶她走,又狠不下心来,便命流霞将簪子交与林依,并让流霞转告她,田氏请郎中抓药吃饭,都必须控制在六贯钱以内,不许超过。

六贯钱,管田氏看额上的伤及一日三餐,还是绰绰有余,林依并不因她讨人嫌就有所克扣,药也好,饭也好, 一顿不少。

田氏到底年轻,又有张家的好药好饭供着,只过了半个多月,额上的伤就好透了,但可惜的是,却留下了浅浅的一道疤痕,而时下的妇人又不兴留刘海,因此一道疤横在那里,很是扎眼。

林依见了她,道:“你说你好好的,撞柱子作甚,这破了相,只怕做妾也找不着好人家。”

这一席话,引得田氏又哭了一场,哭过之后,她还是找着林依,提出改嫁的想法。称就算她额上有疤,但到底年纪轻,还能生养,若彩礼钱少要些,还是有人愿意要的。

林依经过田氏瞒彩礼,撞柱子,已是怕了她,巴不得赶紧将她送出去。于是赶紧找到牙侩,告诉她不拘哪个地方,哪个人家,只要肯把田氏接去,不给彩礼钱都成。

张家人都以为田氏嫁不出去了,但却没想到,她这回运气好,没过几天,竟有一位夫人由牙侩领着,亲自上门来谈价钱。

正头娘子亲自上门看人, 可算得上是一份殊荣。林依十分好奇,便命青梅将她们迎到厅里来。等到见了面,她才发现原来是熟人,这位夫人,就是她在州桥巷的旧邻居,当初同张八娘一起上京的丁夫人。丁夫人既然要买妾,定是贾老爷刑满出狱了,林依一问,果然如此,原来丁夫人拿着林娘子交出的钱,行过贿,就把贾老爷救了出来。

林依心想,这贾老爷真不是个东西,他能提前出狱,全是丁夫人的功劳,结果一出来,不是忙着感激正室娘子,而 是赶着要纳妾。她有些替丁夫人鸣不平,道:“你们家不是有林娘子?怎么还要买?”

丁夫人道:“林娘子前些日子走失了,一直没找到,我挂念孩子们急着要回老家,而老爷要重新开始做生意,身边没个人照顾,因此想买两个人,同旧时一样,放在东京住着。”

一个不够,还要两个?林依先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定是贾老爷担心买的妾室仿照林娘子红杏出墙,所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