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3 / 3)

好一气,直到舌干口燥才消停。任婶一瞧见她脸色稍霁,又上前进言,道:“林三娘以前在二夫人面前,哪敢讲个不字,自从大夫人来家,她就硬气起来了。这回饭食钱一事,肯定也是大夫人唆使的。”方氏觉着此话有理,但想起张梁的叮嘱,想起两个儿子的前程,还是斥责了任婶几句,命她不可再提。

中秋过后个把月,张三郎病重,杨氏四处问人借钱,重金购买千年老参,张梁得知后,与方氏商量,二房拿钱出来买一支整的,送与大房去。方氏紧攥钱匣钥匙,坚决不同意,道:“人参得多少钱,犯不着为了侄儿把给亲儿备的钱花掉,再说成都府郎中都说他没几日活头了,还花这冤枉钱作甚。”

张梁心内也是犹豫,因此不曾硬抢,与她磨了三五日,还没等磨出结果,大房那边传来消息,张三郎去了。张梁望着院门口又挂白,将罪过全推到方氏身上,劈头盖脸骂了一通。方氏又恨又委屈,告了个身子不爽利,自己躲在房内不说,还不许两个奶娘去帮忙。

张栋中年失子,悲痛难忍,一夜之间须发白了大半,杨氏成日以泪洗面,闷在房内茶饭不思。两位主人沉于哀伤主不了事,方氏又不搭把手,虽有张梁与两个儿子忙前忙后,但他们向来都是不理事的,往往是越帮越忙。张老太爷去世时,林依帮着料理过,还记着些规矩,加之张三郎是小辈,又无后,丧事简单许多,她惦记着杨氏免费与她屋住的恩情,主动前往帮忙,无形中竟挑起了大梁,指挥上下几个人,将各项事务打点得妥妥当当。

待得丧事办完,流霞去向杨氏禀报,赞道:“林三娘好个能干人,我看三少夫人都比不过她。”杨氏脸上老态尽显,疲惫道:“她大字不识,拿甚么与林三娘比,我兴兴头头娶她进门与三郎作正室,巴望她能冲喜,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人已逝,多讲也无益,杨氏双手捂脸,又落起泪来,流霞正要劝些“节哀”的话,杨氏却自取帕子抹了泪,吩咐道:“虽是白事,也不可失了礼数,去寻一样过得去的物事,送与林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