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如意听到父亲这么一问,便知自家父亲老谋深算,宫里宫外,朝廷上下就没他不知道的事。
裴如意笑着同父亲说了几句,裴明昉便道:“知道了,官家心有沟壑,是明君之相,但也不可揠苗助长,白费官家这般好苗子。”
这话里意思,还是有些松口,裴如意便笑道:“官家若是知道准会高兴。”
宴席自是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推杯换盏之间,新岁再望,转眼便是新的一年。
隆祥年平和而过,待到新年,改元天佑元年,从元旦新日起,便是小官家的年景了。
这一年,裴如意十七岁。
正月十五正是上元佳节,待到这一日,她已经如同往常的年月一般行宫宴,观闹会,待得晚上看完千灯会归家,裴如意还同青鸢道:“想是十二三岁那年,也是上元佳节,咱们来看千灯会,还出了意外。”
“那日我心急,被宁哥哥训斥一顿,回来还些时候不理我。”
青鸢跟着笑说:“世子殿下一开始确实很是生气,几日不曾理会小姐,不过最后还是很快被小姐哄了回来,从此倒是未再生气。”
裴如意脸上笑意渐渐收起,她微微低下头来,呢喃道:“是啊,当时宁哥哥足足气了五日,还是杜家做东,两相撮合,这才和好。”
裴如意微一叹气:“那时不过五日罢了,而如今……”
而如今,自从赵允宁随军出征,已近五月未有音讯。
两人相识至今,从未有过如此漫长的离别,直至久无音讯,才知思念深重。
就连裴如意自己,也意外于自己对于赵允宁的思念,意外于明知他何时能归,依旧盼着,望着想念着。
原两人都在汴京,即便不是日日得见,却也并非天各一方,大抵知道对方会一直都在,陪伴自己度过漫长的成长时光,心中总是安稳踏实的。
可如今,这份踏实到底是不见了。
青鸢见她有些低落,忙道:“之前官家都说,世子最迟明年便回,小姐莫要太过担忧。”
青鸢说着话,也有些语塞,忙给穗儿使了个眼色,虽然便直爽道:“说不得南疆战事顺利,世子能早日凯旋,倒时小姐可要取一篮鲜花,去朱雀门撒花相迎。
裴如意被两个丫鬟逗得略有些笑容,也不再垂头丧气,只说:“如此这般,那还得多选些花儿,到时候怕是要百花相迎了。”
她同青鸢说着话,一边便已回到踏雪楼中,刚一进去,冯嬷嬷便忙迎上来,一脸喜气道:“小姐,世子来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