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2 / 2)

之前给儿子成个家,了却他一桩心事。钱中郎将开口求大都督主婚,都督应了,顺带脚也惦记起这两个小辈的婚事来。秦时安和吕钟明俩人都已经及冠了,身边可称长辈的,也就大都督这么个人,按道理来说,咱代州都督府确实是要给人家张罗亲事的。可咱这一帮子大老粗,哪里干过这保媒拉纤的差事,也不懂该怎么操持,都督便给关里写信,问长史意见。”

“我知道。”甄英武接话,“从雁门关到云州,这事儿都传开了。老子家里有个十七岁的外甥女儿,原本还想着给撮合撮合……”

“得了。”甄大将军大掌一拍,惋惜道,“你说现在还撮合个卵球。”

“这些年打仗就没停过,都督与长史都分身乏术,谁也顾不得仔细教导,这俩人不知道怎么就歪到那条道上去,更不知道现在还扳不扳得过来。”徐濯道,“正好有这么一件出使的差事,好巧不巧把两人分开。都督的意思,是叫大伙儿观察观察,看看这事儿怎么处理。”

周琮颔首,同甄英武道:“等你们进了戎索,那蛮子皇帝少不得做些表面功夫,若是供上什么美女舞娘,虽是收不得,但你留点心,瞧瞧秦时安什么反应,探听探听,看这秦大公子还喜欢娘们不……”

甄英武正色点头,当个正经事儿记下了:“这法子好!是该探一探!”

--

之后又过几日,朝廷一行带着国书和节杖抵达凉城,此次出使的人就算是齐全了。

甄英武为主使,带着三位副使,其一是秦无疾,其二是方贫方清愁,另一个则是禁军出身的中郎将葛昌时。

这葛昌时出身京城小世家,人看着倒是老实,一路上没作妖,但或许是当着关朔的面,不敢有什么动作。

与此同时,另一路人从关城过来,说要面见秦无疾。

来人是崔闲别奏,却与秦无疾递上了一封来自计淳的手信。计淳在信上一则报了个平安,其二便是细说起那位禁军出身的葛中郎将。

计淳花费了许多心思,千方百计查来了葛昌时的底细,又听说葛家这些年与太子党交好,故而递上手书,叫秦无疾一切小心。

太子将越王当成眼中钉,性情却与越王不同,党同伐异的心思很重,他王家交好,暗地里有些军权门路,便格外忌惮越王与河东军的关系亲密。

关朔虽明言不涉党争,但毕竟与越王程旸有近似师徒的情分,太子想来是瞧着扎眼。之前王家主张议和,未尝没有通过打压关朔,间接打压越王的意思。如今葛昌时代表京城出使,机会是王家明里暗里争取来的,谁知道他有没有带着什么坏心眼。共同出使在外,要相互照应,差事自是要办好,只是防人之心亦不可无。

秦无疾读过了信,将纸张付之一炬,拜托崔闲的别奏替他带了个口信给计淳,叫他万事放心。

使团整顿好车马,翌日天明之后便要出发。

凉城之中的贵俘,出狱随行回国的只有苏农王一人,他的妻子亲族都留在凉城,被吕迟牢牢攥在手心里。

临行前,苏农王遥遥看向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