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2)

柳二丫无奈。

她娘这两天都说了好几回了,她开始还有些紧张,但听着听着就淡定起来,现在甚至还有心思问爹娘。

“爹,娘,等下我们能去鸿运酒楼吗?”

“就是金子哥做活的那儿。”

“你去哪儿做什么?”柳树根奇怪地问道,他们家并不是能去酒楼吃席的人家,他实在想不出女儿还有什么事需要去。

金氏也奇怪地望过来。

柳二丫道:“爹,娘,我们家里不是养了几只兔子嘛,我早上去看的时候发现另外一只母兔子也肚子鼓鼓的了。等生下来小兔子,吃也吃不完。”

“我就想去问问他们收不收。”

原来是这样,柳树根答应下来,“等我们回来的时候,就去那看看。”

……

陶家

丁氏早上起来的时候,她儿子陶砚已经出门了。

她摇摇头道:“这孩子,一忙起来就不着家,和他爹一个样。上回说要抓贼,于是在码头窝了半个月,人都晒脱了皮。”

“这回不知道又要干什么去了。”

“陶砚天还没亮就出门了,已经走了有半个时辰。”一个在院子里晾晒衣裳的老妇人道,她是许婶子,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孙女在陶家赁了大门旁边的两间倒座房租住。

平日里靠给街坊邻居缝补、浆洗衣裳过活。

她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先是给水井旁边的池子打满水,方便租住在第二进的那一家使用,然后再把昨天收回来的衣物浆洗干净晾晒。

“这么早?”

丁氏诧异,她还想着和儿子说一说婚事呢,没想到这两天都没见着人。不过也不要紧,今天只是见一见那姑娘,离请媒婆上门还早着呢。

想到这里,她对许婶子道:“许婶子,你待会洗完衣裳,帮我去外面铺子买些点心和果子,挑那姑娘家爱吃的,今天家里有客人来。”

“诶。”许婶子答应下来。

说完了事,丁氏掏出一串铜钱递给许婶子,然后才转身扶着墙慢慢地回去了。她的腿还没养好,走得快了疼,所以只能这般缓慢地挪动。

而许婶子见她没中途摔倒,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做活。

她带着孙女租住在陶家,几年下来和陶家人也处得好,这次丁氏摔伤了腿,陶砚特地请她平日里多多照应,并且免了她三个月的租子。所以投桃报李,许婶子也乐意帮丁氏跑腿干活,留意着家里。

一个月租子要一百文呢。

多省些银钱,也能给孙女多买两块糖甜甜嘴。

不过她觉得有些奇怪,陶家人不多,亲戚也少,时常来往的也就那么几户人家。在她的记忆里,那些人家都没有年轻的姑娘啊。

即便是有,也已经出嫁了。

那哪儿来的年轻姑娘上门,还让丁氏这般看重?

这个疑惑直到她听见了敲门声出来开门的时候,见到了金氏、柳二丫、柳大姑以及附近爱做媒的石嫂子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来相看的姑娘啊。

那就难怪了。

“陶嫂子,这就是我那二弟妹以及我侄女二丫了。”一起来的柳大姑做着女方媒人的角色,给双方介绍,“二弟妹,二丫,这是陶嫂子。”

金氏有些紧张地打招呼,她刚刚在门口的时候看着陶家的屋子吓了一跳,她原本以为柳大姑说的县城人家,就是和她家差不多的。柳大姑家在镇上有一座一进的小院子,前面是铺面后面住着人,她以为陶家也差不多。

那样的屋子还没她家大呢。

但没想到陶家住的,居然是二进的院子,那可是富人家才住得起的。

虽然石嫂子说这屋子是因为陶家当家的还在世的时候救过前任知县,然后知县老爷送给他们孤儿寡母的,没花钱买。而且如今陶家住着前院,后面更大的第二进已经赁了出去,陶家就是普通人家。

但在金氏眼里不管是怎么来的,也不管陶家现在住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