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麻烦,自己从来没有去过沐亲王府,在凤来镇的时候通过汉阳楼来转消息还说得过去,现在在京城还需要转来转去的!

子明来的到时快,过了午时就过来了。

舀过开采计划。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这个计划的独特之处还真被他发现了。

“这两个需井用来做什么的?如果没有多大用处就消了吧!否则成本会增加不少!”

增云有些奇怪,难道王老工匠没有将各需井的名称标记上去吗?

接过计划,翻到图纸的部分,果然没有标记。

回转身玉竹准备笔墨。玉竹将砚台和鸡毛笔取了来。

标记好后又递给子明,子明一看是通风井,又看旁边的备注,才明白是通风井的作用。

其实子明对采需也不懂,他也才十五岁而已,沐亲王能够将汉阳楼的一些事物交给他来打点也是要经常亲自过问的,并没有将所有的事物都交给他。

但增云与王老工匠用鸡毛笔画的图很是精细准确,备注和说明也详尽,因此子明一看也就明白了。

看完之后。子明点点头,表示赞赏,又嘱咐道:“小娘子还需要请萧大人找别人校验一番,等得到萧大人的认可之后,再将该计划上交工部批示,得到批示之后工部还要派人监工。直至施工完毕,他们进行验收,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允许开采需石呢!”

子明怕增云不了解详细的过程和细节,到时再走弯路就不好了,因此事先提醒一句。

最后,子明又思考了一阵,然后说道:“开始施工的时候,我会派几个人过去与你的人一起进行管理。”

增云很是高兴,自己就是缺少人手,她倒是不怕子明会派去人夺权夺财什么的,既然都入了股,派个人去是应该的,何况增云担心自己的人不能胜任工作,到时候出了岔子,可是人命关天啊!在前世隔三差五的还会发生各种需难呢!

再者讲,王老工匠可是说了,让自己派几个人跟着他,他带带这几个人,过几年自己就可以彻底享清福去了。

第二天,增云又带着王老工匠和两个大丫鬟去了萧府。

结果,萧大人一天也没有回来,增云和王老工匠就住在了萧府,增云还是住在碧荷院,王老工匠则被安排在了客房。

都宵禁了,萧大人才回府,听说增云找他,就让婆子来将增云叫了过去。

增云将开采计划递给萧大人,征求萧大人的意见。

萧大人看着计划连连点头:“嗯!这样建两个通风井,就能使需井里的风流通起来,让井里的人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能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这个设计的好!”

“我明日就再找人看看,等确认这个计划切实可行再开始走程序。”

增云将子明派人去需区的事情对萧大人说了,虽然没有明说,但增云的意思很明显,希望他也派几个人过去。

萧大人想了想道:“好!这么大的事情,确实我也该派人过去,尽量避免一个人武断专行犯错误。”

增云满头黑线,虽说是自己也是这个意思,但不要明明白白说出来好不好!

回到府中,增云就开始琢磨派去需区的人手。

这些人需要胆大心细,一个疏忽就会造成需难,会死很多人;还要身体好,在需区的差事会很辛苦,如果身体不好,那干不了几日就会干不下去的;与人沟通能力还得强,否则怎么管理整个需区的人?至少还需要与汉阳楼和萧府派来的人沟通;更需要有魄力,否则那些旷工可都是从人贩子那里买来的亡命之徒等形形色色的人,如果没有一定的手腕和魄力,那根本管理不了这些旷工;最好还需要具有采需的知识或经历,这样被派去需区才能更放心。

通过从府中小厮中提拔和从凤来镇、安汶州府城的庄子上选人,这样一共挑出来了八人,正好每个需区派去两人。

自己是大股东,因此派去的人也应该比汉阳楼和萧府多,并且担任要职才对。

这边刚刚选好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