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客栈,知府大人带着另外几个官员赶来客栈拜见沐亲王和司农卿海建峰。
增云就回到自己的房间琢磨自己的那个主意去了,过了午时,子明又跑去汉阳楼看了看,回来说汉阳楼早已经关门了,存粮还够留守的人吃用。
海建峰随着知府大人去各处看了看,了解到梁家的粮食经过这段时间的施粥,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海建峰安慰知府大人,朝廷发放的赈灾粮食随后一两天内就会到。
知府大人才松了口气,如果三天之内这批粮食不到位,就没有粮食来施粥了,谁又能知道灾民在饥饿的驱使下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府城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一切皆等朝廷发放过来的赈灾粮食,众人在第二天又启程去凤来镇。
冯辉昌接到消息等候在官道上,将子明和海建峰接到了官衙,而女眷都随着增云回赵府安置了。
刚到凤来镇马车停下来的时候,赵氏悄悄撩起轿帘,看了看冯辉昌,这几年没有见面,冯辉昌似乎消瘦了许多。
冯辉昌似乎感觉到有人在观察自己,眼睛向这边瞟了过来。
赵氏急忙放下轿帘,摸了摸子博的头,也许到了他们父子相见的时候了!
冯辉昌向子明和海建峰汇报了凤来镇的赈灾情况,凤来镇时安汶州界内最安稳的一个县,有很多灾民拥挤在凤来镇。
最后,冯辉昌请两位先去安置歇息,等第二天再接着研究怎样安置这些灾民,总不能让他们一直露宿街头。
海建峰让子明先回赵府,他自己则有事需要和冯辉昌商量。
子明看了看海建峰,知道他有事需要冯辉昌帮忙,于是就先回了赵府。
自从赵氏再嫁给海建峰之后,冯辉昌和海建峰没有单独相处过,都有别人在场,而且都是为了公务。
而此时,海建峰明显是为了私事,冯辉昌心里也忐忑不安,不知海建峰此时还能找自己商量什么事情。
海建峰吞咽可一口唾液,艰难地开口道:“冯兄!此次回凤来镇,我有一事相求,还望冯兄能成全。”
冯辉昌望着海建峰,心思很复杂,千滋百味,不知该如何对待这个人,于是没有搭言。
一个时辰之后,海建峰才出了官衙回了赵府。
冯辉昌望着海建峰的背影,眼睛一热,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增云正和子明商量着她的主意:“子明,你看我的这个主意如何?是否可行?”
子明沉默了一会儿道:“嗯!不错,不过这样的话可需要大量的粮食啊!你的粮食足够吗?”
增云兴奋地道:“足够了!安汶州的粮食不够,我可以从别的地方调。”
子明见增云如此兴奋,心里也感到欣喜:“不过,此事还是和你父亲、海大人他们商量一下,听取一下他们的建议吧!”
“好!明日一早,我就去找他们商量一下,如果可行,这灾民问题可就能够解决了。”
七月初八,用过早膳,增云来到海建峰和赵氏的院子。
子博和子丰被照顾得很好,两日来的旅途奔波也没有使他们感到任何不适。
赵氏和乳娘照顾着他们,增云则和海建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海建峰听了以后,沉思半晌,点点头道:“我看着可行,你再去找你父亲商量一下,这可需要他的协助。”
增云急忙做了马车来到县衙,此时在赵府的街口和县衙门口都已经架好了大锅,灾民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里面的菜粥已经熬好了。
冯辉昌正在衙门口看着官兵施粥,见增云来了,眼睛里流露出笑意。
进了后院,温氏见增云来了也很高兴,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的,然后责怪道:“你怎么不好好的在京城呆着,这里这么乱,跑回来干什么?”
增云撇撇嘴道:“我也没办法,当今皇上下令让王爷来赈灾,我也放心不下你们,就随着来了。”
温氏才恍然大悟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