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声哭了好一阵子,增云劝了几回好不容易劝住了。
增云想起媒妇所说的那个姓宋的男人是自己的西邻,自己是见过的,这个人看着人挺精神,如果能做账房,应该是个能写会算的,而且不是说还是个秀才呢吗!
其实在前世再婚很是正常,增云不知道赵氏是怎么想的,为何不同意,是因为了解那个姓宋的男人不是好人?还是因为怕姓宋的男人对自己女儿不好?还是因为肚子里还怀着一个而不想嫁?增云看赵氏哭成桃子的眼睛,不敢和赵氏沟通这个问题。
赵氏拒绝说亲的事儿在左邻右舍前街后巷传开了,大家听说提亲的是姓宋的男人都撇着嘴说拒绝得对,这样的人谁敢嫁谁就是个不要命的等等。增云出去提水的时候,听见人在旁含沙射影地说道着。
吃过晚饭,张奶奶过来了一趟,将增云撵了出来,和赵氏在屋里不知嘀咕了什么。增云感到有些不舒服,在前世人人平等,哪有这样总是被撵出门去、没有知情权的呀。增云也没有回自己的东次间,站在西次间门外听着,只听见里面说什么性子不好、气死爹娘、打骂媳妇和女儿等等。增云想不会是在讲那姓宋的男人吧?这样说来赵氏是因为了解那个姓宋的为人,对其不满意才拒绝的,而不是因为不想改嫁。
晚上增云用买来的绳子开始编织网兜,赵氏教给增云编网兜之后就开始接着绣双面绣,嫌烦了就用蓑草编织垫子。网兜很好编,增云一个晚上就已经编了一百多个了。不过任重道远,还差得很多呢。编烦了的时候,增云就向赵氏学习绣花,学了怎样配线也开始绣帕子,赵氏说绣得不错,刚开始学绣花就能和自己绣的差不了多少,很是欣慰,果然是个心灵手巧的。
增云需要不时地查看西次间火炕上的温度,所以今晚增云就睡在了西次间,在地上搭了铺,虽然地下没有炕上的温度高,但也把她热得够呛。
第二天赵氏因为那个姓宋的男人而被人流言的缘故都不敢出门了,出门打水、买菜、买柴火都是增云跑的腿儿。
娘俩商定,上午两人一起盖大棚,下午增云开始去圣医堂履行契约。
增云还特意叮嘱赵氏,干活悠着点,别累着,别抻着,毕竟是有身孕的人了。
赵氏笑着说道:“放心吧,我会注意的。这点活不算什么,你不用担心,我什么活没干过?”
窗纸不太好糊,尤其刚开始糊的时候,增云没找到方法,弄出几个破洞,还有的地方没粘住。赵氏就不让她来糊了,教了她编织蓑草垫子,让她在一边编,赵氏自己忙活糊大棚。
增云边编蓑草垫子边跑去西次间看着炉火,控制着西次间的温度。
增云的手的力气太小了,干这种需要些力气的活就干得慢,半天也没编出多少来,好在赵氏编得快,这些蓑草垫子大部分都是赵氏在晚上的时候编的。
辰时还未过,母女两人就将第一个大棚完全弄好了。两人钻进大棚,又围着大棚转了几圈,查看还有什么不足之处。觉得没有问题后,就烧了一次火炉看看效果如何,结果不错,火好烧,很快大棚里面就热起来了。大棚是两头开门的,这样便于开门换气,保持大棚内空气新鲜,也便于控制温度。
盖好后,赵氏就将这个大棚火炉一直烧着,把两头的大门都关严实了,这样高的温度闷着大棚,有利于地里的粪肥尽快发酵熟透。
盖好一个,以后的就有信心了,也找到一些方法,下一个大棚就显得快了好多。
增云怕把赵氏累着,过半个时辰左右就会让赵氏歇会儿,喝口水,吃点零食。其实赵氏的孕吐还不算严重,这才两天就不再吐了。因为赵氏现在爱吃酸梅子,增云给她买了好多,还有糕点。不过增云怕在地里吃这些不卫生,就用包食品的纸包着往她嘴里送。
赵氏看着女儿围着自己转来转去的,有些不习惯,以前女儿可是调皮得很,很少这么细心地照顾自己的。但自从上次女儿为了她不被休掉而去撞墙,才发现女儿还是体贴她的。尤其娘俩到了镇子上一来,女儿变化很大,像是一下子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