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3 / 3)

洗刷饲喂,偶尔见气氛合适,还会凑上前来搭两句话,但又颇识分寸,从未曾缠得过紧。

对于这位同行者持续不断的示好,林奚起初当然有些不适应。可她打小就是个情绪不大有起伏的孩子,对于非关原则的小节,向来比常人更能包容。回避了两次无效之后,想想真不是什么值得刻意纠结的事情,也就随他去了。这份退让很快就被天性乐观的萧平旌视为和解的开始,对自己知错就改的行为越发的满意。到了临近大同府时,他已经自来熟地认为两人就是同行的伙伴,每天早上都过来招呼林奚起程,“走吧,又要赶路了!”

在大梁汾江以北的十几个州府中,大同府辖界宽广水陆两通,不仅是军资调拨的重要节点,连民间南北货运也多经此地,城门处人流往来,甚是热闹。

萧平旌此行是暗访,自然隐了身份。不过他与林奚的文书路引一应俱全,一路行来还算平顺,直到进入大同府界后,周边的气氛才开始紧绷起来。不仅客栈驿所盘查甚严,连路途中随机巡查抽检的官兵也明显增多,有时行起事来,竟连表面的风平浪静也顾不上粉饰。

再行三日,到了大同府城外,门楼下除了守门兵士外,还另有两支小队在此设了路障,为首者手里拿着卷起的几张画像,时不时打开看一眼。萧林二人走近时,官兵直接摆手示意他们过去,却将紧邻在后的一个中年汉子叫了过去,细细盘查了许久。

进入城门后不远处有个小小的石牌坊,萧平旌隐在牌后细细观察了片刻,小声道:“大同府界内不久前才刚刚出了军资沉船这样的大事,谁都能猜到朝廷明查之外,北境定有暗访。你说说看,在明知暗访者随时会来的情况之下,不惜用如此可疑的方法也要捉拿到的目标,究竟会是什么,又到底能有多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