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2)

着暗色软绸,体态略胖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朝李海歆拱手笑着,“李兄弟今儿来得晚了。还以为不来了呢。”

李海歆忙跳下驴车,拱手回礼,口称不敢当。笑着,“让武掌柜久等了。说定的事儿,哪能不来。就是有事儿来不了,也得让人捎话说一声。”

原本以为武掌柜只有这一间杂货铺子,后来李海歆才知,与武记杂货铺子相邻的武记粮铺也是他家的产业,又隐隐听人说起,虽然武家在镇上只有一间粮铺一间杂货铺子并三四顷的田产,实则却是个低调有钱的人家。

武掌柜的两个兄长分别在本州州府和邻州州府做生意,因武掌柜性情温和,对经商之事不甚热衷,也不愿离家远行,只留在临泉镇守着祖宅并在父母跟前儿尽孝。

正说着,一个七八岁穿着浅蓝软绸合体长衫的小子从铺子里面跑出来,腰间系着同色腰带,一枚通体翠绿的玉佩挂在腰间,挂着五色彩丝线打成的络子。

他大眼瞪着,粗眉一挑,指着马车上的小春杏,气势汹汹的喊,“野丫头,你还敢来”

春杏抬头?攘怂?一眼,鼻眼轻嗤,往车厢里缩了缩,把脸儿扭到别处去。

李薇不用猜就知道这小屁娃儿是哪个。肯定是当年和她的小四姐打了一架的武掌柜的儿子武睿

去年一整年,春杏大点了,能帮着做做力所能及的活计,爹娘便不再带她来镇上,没想到打架的事儿过去一年多了,中间儿又整整一年没见,这记仇的小屁孩儿还记这茬儿事呢。

武掌柜回身瞪了他一眼,朝里面喊道,“二柱,拉睿哥儿回家”

门里匆匆跑出个青衫短衣小子,约十五六岁,连拉带哄,“少爷咱回家吧。”

武睿拧着身子不肯走,朝春杏张牙舞爪的叫着,再打一架。

小春杏这一年乖巧安静了许多,只把身子又背了背,不理睬。武掌柜眼瞧着就要发火,李海歆赶快劝,又对武睿说,“春杏年纪小不懂事,冲撞了小少爷,我替她给你赔个不是。”

“不要”武睿脸憋得通红,指着坐在车上不动的春杏,大声叫嚷,“让她给我道歉赔不是”

何氏也头疼这孩子。以往她跟着来送簸箕,碰上过两三回,每回他都冷眉冷眼儿的问,春杏为啥没来?打了本少爷就躲起来,回头让府里的小厮凑她一通云云。李海歆与何氏都说这孩子被惯坏了。武掌柜三十得子,就这么一个儿子,整天在手心里捧着。也亏武掌柜大度和气,换作旁人,他们哪里有买卖做,说不定就吃了牢饭了。因着这个,何氏与李海歆愈发相信武掌柜的为人。

“二柱”武掌柜大喝一声,脸色黑沉沉的,眼睛直直盯着正在撒赖的武睿,“怎么还不拉少爷回去?”

武睿看他爹真的动了怒,指着春杏的手慢慢缩了回来,半垂着头不甘心的咕哝,“是她先抢我的石头的。”

武掌柜挥挥手,示意那青衣小厮拉他快走,“张夫子给你布下的大字儿可写完了?”

武睿脸一垮,不甘心的被二柱连拉带扶,上了马车。

春杏见武睿走了,才低声嘟哝一句,“再不走,还揍他”

何氏听见,悄悄打了她一下,抱李薇下车,让她也赶紧下来。

武掌柜让小伙计帮着车上的簸箕取下来,引李海歆夫妇进屋中,“睿哥儿在家里娇惯些,李兄弟别介意。”又看了看窝在何氏怀中,睁着溜圆大眼睛的左顾右盼的李薇,笑:“这个就是你们家的小梨花吧?都长这么大了。”

李海歆何氏忙说,孩子家家的玩闹,不碍事。

李薇伸出三根幼细的手指,在他面前儿晃了下,脆生生的说着,“武伯伯,我三岁了”武家的事儿没少听她爹娘唠叨,使得李薇对这位有钱却和气待人的武掌柜十分有好感。

何氏扑哧笑了,李海歆也笑。梨花往常是精怪些,小嘴儿可没这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