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处理?修改河道?修筑河堤?兴建水利?这些治根治本的方法需要大量劳动力和钱财,也需要时间,想要活命的百姓等不了,也做不到。
国城之大,从不缺天灾人祸,一个小村子的生死存亡其实朝廷不怎么关心。剥下来的水利款项,一层层过滤下来,还不够那些当官的大爷们塞牙缝的。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村民们只能选择最愚昧的办法。
祭祀。求不了人世,求仙神。
一次两次,水患依旧。长此以往下来,别无他法的村民们破釜沉舟的想到了活祭。
大来还叫来娣的时候,从名字上就听出来了。
穷乡僻壤的地方,更重视子嗣。毕竟男丁力气大,做活多,挖土烧坯,拉砖搬物,都得有膀子力气才行。女孩子力气不足,在这个生产力不足的地方,女孩子除了生儿育女外没有什么用。
大来的名字,就是求子嗣用的,来娣来娣,当然是来个弟弟的意思。她家里全是女孩儿,她是最小的一个。
家中姐姐都已经成年,怎么说也算是劳动力,她那时还小,还不知道要帮忙干活儿。家中着实贫穷,也无法养育这么多女孩儿,其他的姐姐们都能做活儿了,大来还不会什么。养活不起,有盼望生儿子的父母,直接把她卖给村里,换成一两银子。
也就是是两三头小猪仔的钱。
村里买她,就是为了活祭。
村里都说,水里的龙王发怒了才会年年有水患,需要活祭才能安抚龙王的怒火。
大来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就这么被稀里糊涂的活活淹死在河里。
许是什么机缘巧合,她小小祟影没有消散,反而因为死的不明白的戾气留了下来。
那时她还小,什么修习的她也不懂,只觉得委屈,就回村子闹事。说来也奇怪,自从她下了水,水患真的减少很多。村民们也就把她的闹事当成了显灵。
当时这片野林子,正是逢水必淹的地方。村民在这个地方修建了一处小观。供的就是大来。当时村民都称她为镇河娘娘。
结果这观摆了她的牌位,反而镇住了她。她本来就是个小孩子,又不会修习,被这么一镇就再也闹不了事。
村民发现这样管用,这处观庙开始时不时的有了香火。
大来一开始并不知道如何借着别人的供养修习,直到后来,有个年轻人来庙里参拜,说了几句稀奇古怪的话,大来忽然就知道原来戾祟还是可以修习的。
她就这样借着观庙长大了。
87b76b20-fa65-43f7-b3fc-c28d830bc4e2
(90)恩恩怨怨
后来这里越来越贫瘠。早些年的水患把瓷土层冲刷的没剩多少,最后连常年水患的水都不愿意光顾这里。
本来人人厌恶的水患,现在再也不会出现,反而成了干旱。这个时候瓷土也越发的不好。
小村子再也没有往日辉煌。也就没人关心这里还有个观庙的事。
野观庙供的非神非妖,名不正言不顺,也没人去管理此处。匆匆而建的地方也不那么结实,没多久就倒塌,朽烂的一塌糊涂。
大来也就留在了这里。
直到许多年过后,这里变得面目全非,另一个小姑娘很偶然的发现这里居然又处废墟。
小来更小。因为生活艰辛。小姑娘早早就挑着家务的担子。
那日她们的相识,是在小来打猪草的时候。
别的地方草长得少,这片密林茂盛些许。草也丰盛一些,小来不知不觉就走到林子深处,她还小,不知道何为危险,就这么闯了进来。
那个时候大来正坐在废墟上发呆,小来也不知道自己遇到了个什么玩意儿。
简单两句交谈,两个小姑娘就因为相同的名字,还有同样是家里不喜欢女孩儿的原因,慢慢熟络起来。
大来在这里呆了一百年。突然有一个境遇跟她差不多的小女孩陪在了身边。孤单的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