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1 / 3)

陈氏泣道:“这个蒋郎君背后定有倚仗,不然,缘何这般肆无忌惮。”

阿萁安抚陈氏,笑道:“阿娘,嬢嬢,他有依仗,咱家难道没有依仗。”她就不信这蒋郎君背后立着的人能贵过悯王去,便是贵过悯王,还能贵过圣上。她原本对线香之功按到悯王头上无感,今日却深感是幸事。这些人,料错了悯王与自家的羁绊,不知自家非但有香引,还有整个买卖的份子。

季四揖一礼,道:“小娘子,但有吩咐,小的水里走得火里也趟得。”

施老娘看阿萁半点不见慌乱,扯了她的胳膊到屋内,低声问道:“你可是有什么后着?”

阿萁眨了眨眼,道:“嬢嬢,咱家也是有靠山的人家,近的有沈家,远的有季侯和悯王,怕他作甚,有势不借那是蠢蛋。”

施老娘却道:“唉哟,纵有瓜葛,人情都是有借有还的,咱家没底,只有借的份,没有还的份,这不越借越薄。这沈家与咱家已算得通家之好,倒不忌讳这些,可这什么季侯悯王的,一等一的贵人,可不好失了分寸,留得人情用在要命的刀刃上。”

阿萁笑道:“嬢嬢放心,悯王为人很是有些意思,我看他行事虽有些荒诞,却也看不得这种欺人之一,再说,我正要写信给他呢,正好顺道问他借些人来,扯张大旗吓吓这些将咱家当脚底泥踩的人。”

施老娘欣喜得意:“咱家竟还能给亲王写信?真是不得了,明日我要去你爷爷坟前让他也高兴高兴。”

阿萁道:“我想了个法子,正要告诉悯王,也算有来有往,人情薄不了。”

第141章 闹闹纷纷

酒酿蟹滑,鱼脍甜鲜,新米新炊,美酒就玉杯,虽无丝竹悦耳,但徐明府的小宴仍旧取悦了人客。

蒋郎君尝了一筷子鱼脍,食手手艺颇佳,片得鱼片有如薄透有如蝉翼,入口即化,只余鲜甜在舌尖,他不由笑道:“徐明府甚知我心,我不喜肉肥膏腻,倒是喜爱鱼蟹黄鲜美。”

徐明府的家仆上前为蒋郎君斟酒,吃腻了肥羊大肉才会深厌之,平家一月不一定能有油腥到肚,看见肥肉早就口中生涎。

徐明府执杯,道:“蒋郎君喜爱便好,这些不过粗食,农家嫌蟹肉少,嫌鱼无油,你我生在锦绣堆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知农家之所求。”

蒋郎君笑道:“徐明府身为父母官,心忧百姓那是应当的。”

徐明府掩袖:“惭愧惭愧。”

蒋郎君奉承:“当得当得。”

酒至半酣,徐明府示意家仆再为蒋郎君倒酒,不经意似地问道:“听闻郎君来桃溪是为求购香引?”

蒋郎君斜睨他:“明府,怎得?你也要插手线香之事?”

徐明府笑道:“诶,这是商贾之事,又不曾违法乱纪,我插手作甚,只是,我知蒋家历代居于宜州,家大业大,子孙各有出息,施家不过村野小民,不过,既是我治下之民,倒也不许他人相欺。”

蒋郎君冷笑一声,道:“徐明府放心,买卖只讲个你情我愿,我不过铺开利害关系,陈数利弊,哪里会相欺。家中伯父也有吩咐,不可以势压人,施家一时不知所措,说要相商,我也与他家时日。何曾有欺?”

徐明府暗骂一声“蠢货。”面上却道:“线香出于悯王之手,圣上许下的几张香引也皆握在悯王手中,不知转卖他人可要经他之允。”

蒋郎君道:“凡是可买卖的,大都可转手。”

徐明府笑着附和,道:“言之有理!再说天高路远,悯王何等人物,岂会将区区农家女放在心上。”

蒋郎君笑着点头,又道:“明府当了父母官,啰嗦了好些。”

徐明府脸上一红:“为生民,甘之如饴。”

蒋郎君在心底又是一声冷笑:沽名之辈。徐明府也在心中鄙夷,暗道:借你一用,探探前路是水是火,我再顺便助你一臂之力。

几乎一夜之间,人人都得知施家的香引值万金。村中都知施家发了财,新盖的屋宅何等惊人,那香坊热热闹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