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红糖, 或者买一兜本地的苹果, 那就是顶好的礼。

看望亲戚的话,礼要惠而不费,露在面子上, 大伯母是自家人,看望自家人,实在点更好。

再没什么比直接给钱更实在, 当然,沈南星还带了馒头花卷和煮鸡蛋来,那可真是又贴心又实在。

如今只有病号能在医院食堂买饭,也是要粮票的,其他人就得自己带饭。

谈家在农村, 这吃饭就成问题, 这也是谈老太叫沈南星给带馒头花卷的原因,一个馒头一碗开水, 就是一顿饭, 煮鸡蛋可以给病号吃,补充营养嘛, 人家报纸上都说了,鸡蛋的营养不比肉差。

谈老太这边有亲儿子寄过来的钱,手头宽裕。

大房那边在于栾秋霞的娘家肯帮扶,以及大房五个孩子里面,老大老二都已经是壮劳力,老四在供销社上班有工资,一家子等于只需要供养谈家耀和谈家悦这对龙凤胎上学,如今谈家悦也不上了,只供谈家耀一个,日子确实也算是好过。

但这种好过并不意味着能有多少钱。

钱是攒的有,但也有限的很,攒下的钱里面,大头还是上班的老四,每月给家里交15块钱,算是他在回报家里。

毕竟当初给老四找工作,除了搭上谈礼亲爹的人情之外,钱也花了好几百,这都是窟窿呢。

另外则是去当兵的老三谈礼,也是月月往家寄钱,寄回来的钱,叮嘱他奶说给大爹大娘那边也拿一份,一开始是奶奶5块,爹娘2块,后来是奶奶10块,爹娘5块,再后来奶奶15,爹娘10块……

一直到三礼出事,这一份钱才断了。

而谈大伯一家,也就到前两三年,才把外头的账给还清,就又要盖房子。

虽说盖房子的钱都是谈老太给拿的,可屋子里其他东西,家具,也都要钱,总不能还叫谈老太这个继母掏吧,那也太丧良心了。

老大没能耐,就会在地里刨食儿,钱是一分都挣不来。老二找了个临时工,一月8块钱全交给家里,老四一把给掏了150块,说是自己攒的,把栾秋霞给吓一跳,生怕儿子做啥违法乱纪的事儿,听他再三保证,说还预支了工资,栾秋霞这才收下钱。

但钱是真的不经花,七七八八地就花出去了。

再加上给老大谈家胜说亲,给出的彩礼,置办的结婚用品等等,大房现在手里是真没钱,还跟娘家几个哥哥们借了一百多的外债。

要不说栾秋霞整天血压高呢,儿子多了也愁人啊,这头一个媳妇就这么难娶,后头的咋办啊。

钱钱钱,都是个钱闹的。

因此沈南星直接给钱,绝对是给到栾秋霞心坎儿里。

病房里栾秋霞是清醒的,甚至还能说话,只是说话不太清楚,见沈南星过来,连忙让她坐,嘴里含糊不清地客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