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窜到号称昆山县县望,果然不简单。

高先生细细碎碎的交待李学栋:用多少拿多少,纸墨虽然多,也要省着用,院试极难,这一科不中,后面肯定还要再考一回两回的,要做长远打算。

李学栋不停的点头,高家给的这一箱子全是最上等的宣纸,他一张也舍不得用。

李学栋抱着五六本书和两本墨卷,回到学堂那一排倒座间,他和李小囡住在最靠西边的一小间屋里。

两本都是格致墨卷,一本是两浙路近十几科院试中排前三的墨卷,一本是十几份乡试前几名的墨卷。

李小囡如获至宝,先仔细看那两本墨卷,细细看完,差点哈哈大笑几声。

这格致,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容易啦!

要是只考格致这一项,她能一路考出个六首三元!

李小囡压着心里的哈哈哈,笑眯眯的接着看那些格致书。

小小一盏省油灯下,李小囡坐在地上,靠着桌子腿,专心致志的看书,李学栋坐在椅子上,拧眉攒额,苦哈哈的做李小囡给他出的格致试卷。

阿囡出的题实在太难太多了!

第十章 院试

五六月间,田里极忙,李小囡和李学栋埋首书中,同样忙得顾不上抬头。

一眨眼,就进了七月。

李家旺字房宽老太爷悄悄去了两趟高家集,和高先生商量往杭州城院试的事儿。

这不是什么复杂事儿,很快就商量好了:

李学栋这边,还是由大阿姐李金珠陪着过去,宽老太爷的侄子李文华提前两天赶到杭州城,以便照应打点。

这一趟,宽老太爷托高先生转交给李金珠十五个银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