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爷,那位世子爷不是说来管码头的,那边那些人这么冒领签筹,世子爷也不管管?世子爷总能管得着吧?”挨着黄显周的扛夫头儿拧眉问道。
“要不,你们去跟世子爷说说?”黄显周建议道。
“这不好吧?”扛夫头儿旁边的中年扛夫接了句。
“怎么不好?他们冒领!”一个年青扛夫愤然道。
“那你去讲。”中年扛夫不客气的怼了句。
“我去就我去!他们就是冒领!”年青扛夫呼呼几口吃了饭,站起来问道:“有一道儿去的没有?走!现在就去!干一样的活,凭什么他们比咱们多一倍的筹!”
有三四个扛夫站了起来。
“黄老爷您快劝劝,年青伢子不懂事!这要惹出事儿了!”老赵急的站了起来。
“放心,没事儿,世子爷哪能跟他们计较,没事儿,你们想去就去吧,肯定没事儿,放心!”黄显周冲那几个人挥着手,示意他们赶紧去。
第一百四四章 寻源
顾砚坐船出海钓鱼去了,留在棚子里当值的是从别业跟过来侍候的祝管事。
祝管事年近半百,一幅见人就笑的老好人模样,虽说也是一身绸子,可绸衣半旧,袖口已经磨脱了线。
壮着胆提着心的几个扛夫看到这么位管事,顿时放松下来,或坐或站在祝管事周围,七嘴八舌的说着对方不守规则冒领签筹哪能哪能,从前哪能哪能。
祝管事一脸笑,仔细听几个人都说完了,笑道:“我来捋一捋,你们听听对不对。”
“您说您说!”
“你们现在扛活,两趟算一根竹筹,可你们说的新来的那些人,扛一趟就是一根竹筹,是这意思吧?”
“对对djxs.咱们码头的规矩,就是两趟一根,他们这是冒领!”
“我多问一句,平江城各码头都是一趟算一趟,这儿为什么要两趟算一趟?”祝管事一脸纳闷。
“我们这是临海镇!”
“我们工钱高啊!我们工钱年年涨!”
“也不是年年涨,前年就没涨,去年也没涨。”
“那是米油都没涨价,米油价儿涨了,咱们就涨!”
……
“这样吧。”祝管事一脸笑,抬起手往下虚压了几下,“这事儿,肯定得禀报给咱们世子爷,是吧?可就这么你们这样他们那样,一句话禀上去,咱们世子爷只怕得发脾气。”
“啊?为什么?”扛夫们很惊奇。
“头一条,为什么别的码头都是一趟算一趟,咱们这边码头偏偏是两趟算一趟,这事儿得能说清楚,是吧?”祝管事笑看着众人。
“我们工钱高啊!”
“我们这是临海镇啊!”
“一直都是这样,这是规矩。”
“说是帮里抽头。”
祝管事等众人说完,笑道:“看看,你们四个人,就是四种说法,一人一个说法,到底谁说得对?”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我看这样,大家伙儿呢,先回去把这件事问问清楚,到底为什么咱们码头要两趟算一趟,咱们这码头的工钱比别家码头,比如平江城吧,到底高了多少?是不是咱们一趟的工钱能抵别家码头扛两趟?
“都得问清楚了,才好跟咱们世子爷禀报,你们说是不是?”
“对对对,是这个理儿!”
“祝老爷您说得对。”
“咱们这就回去打听,这事儿是得问清楚!”
“祝老爷那我们先回了,等打听好了,再来跟您讲。”
众人议论着,出了棚子往回走。
太阳开始西斜时,顾砚钓鱼回来,听了祝管事等人的禀报,眯眼看着远远近近三五成群的扛夫,看了一会儿,站起来,晃着肩膀舒展了下,懒洋洋的吩咐道:“真是闲得无聊。你们留在这儿看着,有事儿到别业禀报,我得回去歇歇了。”
石滚急忙挥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