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昨天收到阿爹的信。”太子的话顿住,片刻之后才接着道:“阿爹精力不济,早朝太久都有些难以支撑,催我回去。”

顾砚脸色微白。

“到福建路之后,你自陆路返回两浙路,我登船北上,尽快返回建乐城。”太子低低叹了口气。

“好。”

两人都沉默下来,良久,太子笑道:“今年回京城过年吗?”

“不一定,看海税司一案进展如何。”

“你要是不回去过年,你阿娘指定得找我阿娘哭上好几回。”太子笑道。

“我回去她也得哭几回,为了我的亲事。”顾砚摊手道。

“你这亲事~”太子拖着尾音,片刻,撇着嘴啧了一声。

顾砚转头看窗外,只当没听见。

………………………………

顾砚随侍太子往福建路巡查,周沈年领了顾砚的吩咐,从明州折返,往平江城找越阳老号的东主李家四娘子细说江南江北收秋茧和预定春茧的各种勾连讲究,以及眼下的要交待的一些情形。

周沈年风尘仆仆赶到平江城,直奔城外王府别业,见了洪伯,沐浴洗漱换了衣裳,听说李家四娘子已经回来了,谢绝了洪伯安排的车辆小厮,安步当车往府学一带过去。

他想悄悄儿的先看看那位李家四娘子。

周沈年一路打听,从府学东边沿着湖转过去,数着过了三座宅子,就看到了和小厮描述的一模一样的那座宅子。

周沈年从偏在一边的大门前那盆八仙花,看到大门门头上挂着的红灯笼,沿着院子转到角门,贴着门缝往里看了看,听了一会儿叽叽咕咕热闹无比的鸡叫声,接着往前。

宅子后面就是从府学延伸过来的阔大湖面,一个小丫头面前架着两根钓鱼杆,坐在小马扎上,正托着腮看着湖面上随波起伏的两只浮标。

周沈年过去几步,伸长脖子往湖面上看了看,低下头,欠身往前,打量小丫头。

第二百一七章 钓鱼

李小囡回头看向周沈年。

“有鱼吗?”周沈年忙笑问道。

李小囡笑着点头,欠身往前,将浸在水里的竹篓拽上来给周沈年看。

“哟,你还真会钓鱼,这几条鲫鱼不错。”周沈年伸头看着鱼篓里四五条鱼,笑道。

“家里有半块豆腐,炖个鲫鱼豆腐汤,唉!”李小囡放下鱼篓,伸手拽起钓杆,甩上来一条七八寸长的白水鱼。

李小囡伸手抓住鱼,脱了钩放进鱼篓,眉开眼笑,“托先生的福!”

“清蒸绝佳!”周沈年哈哈笑道。

李小囡从一只破陶片上拿起半条蚯蚓穿好,重新甩下钩。

“先生不是本地人吧?府学的先生?”李小囡看向周沈年。

“从杭城过来的,我像是府学的先生?”周沈年看了看自己。

“挺像的。”李小囡仔细打量着周沈年。

“我这学问可当不起府学的先生,要在城外一家人家当帐房先生。姑娘住在这附近?”周沈年看着李小囡一身家织粗布衣裳。

这一带都是有钱人家的宅院,这小妮子大约是哪家的下人,或者是家离这儿远一些的穷家孩子,专程过来钓鱼的。

“不算远,先生是来访友的?”李小囡让出小马扎,示意周沈年坐。

“不用不用,我还有事儿。算是来访友吧,这儿景色不错。”周沈年笑道。

“先生访到友人了吗?访而不遇?”李小囡笑问。

“你这小妮子,还知道访而不遇。”周沈年笑起来,“算是吧,你经常来这里钓鱼?”

“算是经常吧。”李小囡笑眯眯看着周沈年。

“那这附近的人家,有没有你认识的?”周沈年指了指绿树掩映之中的几座宅院。

“那一家姓黄,主人家是做珠宝生意的,那一家姓吴,他家有个秀才,这一家姓李,他家也有个秀才,别的就不知道了。”李小囡指着自己家,和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