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姜汁撞奶,易弦还做了樱桃果冻和红豆凉糕。

取一块用猪皮和骨头熬成的明胶片或者一些寒天粉,温水化开,分成两份,一份加上樱桃汁,另一份加一勺蜂蜜和几片薄荷叶。

先把樱桃汁倒进小碗里,倒到碗的一半就行,然后放进冰箱冷藏。

一个小时后取出来,碗里的果汁已经成固态了,这时再放一颗樱桃,一片小薄荷叶,把另一份加了明胶的蜂蜜水倒进碗里,再次冷藏。

再次取出来,小碗放在盘子上倒扣一下,就得到一个双色的果冻,一半暗红,一半晶莹清澈,能清楚地看到果冻里鲜红的樱桃和碧绿的薄荷叶。

红豆凉糕其实也算是一种果冻。

把熬好的红豆糖放温,加入明胶片或是寒天粉,搅匀,冷藏,出模,切成小方块,或是用花朵铁模压成花朵的形状,凉凉甜甜,红豆沙沙的。这个凉糕不会太凉伤胃,又有营养。

萨沙每次看到易弦整治这些精致吃食,都主动向何田道谢,“沾了您的光了。”

有易弦助力,烧窑进行得很顺利。

谁料到,到了封窑那天,何田刚从窑顶下来,突然刮起一阵凉风。

她皱眉,深吸一口气,“要下大雨了。”

易弦和萨沙对视一眼,同样忧愁。

果然,不一会儿,乌云满天,风雨大作。

这时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还有祈祷。

“看来祖先们不想让这手艺外传啊!”易弦拍拍萨沙的肩膀,惋惜地看着他。

萨沙不服气地瞪他,“那怎么传给你了呢?”

易弦冷哼,推开萨沙,搂过何田,在她毛毛躁躁的脑袋上亲一下,“我是外人么?”

萨沙气得闷声摇头。

雨过天晴后,大家的心情并没随着天气晴朗起来。

到了开窑的时候,何田忧心忡忡,站在窑炉口愣愣出神。

易弦拉拉她的手,“要不,我来开?”

何田摇摇头,自己揭开了封窑的砖块。

她还不忘告诉萨沙,拆窑的时候要怎么样做,怎么把陶器一件件取出来。

封住窑炉的砖块全都拿开了,何田走进窑炉,拿起一件陶器,轻轻抚摸,再用力压一压,哈哈笑了。

出乎意料,又或者其实合情合理,这窑陶器都烧成功了!

萨沙的激动得原地转圈跑,握着拳头哇哩哇啦乱叫,何田和易弦则是感到欣慰和放松。

取出的陶器一件件摆出来,何田又拿了干草,教萨沙如何捆扎杯盘碗盏瓶瓶罐罐。

至此,她的教学才算完成了。

藕粉凉糕和炸藕饼  125

萨沙在何田易弦建起了温室和养殖区之后,才带着他做好的这批陶器下山回家了。

就像易弦当初说的,为了学更多的东西,他巴不得多留几天呢。

何田易弦盖的温室,像萨沙原先设想的一样,为了让尽量多的光照进来,只有半截是墙,用的是他们一起做的夯土砖。

第一次做砖的时候,何田他们就做了几种不同的,有的是全用夯土,有的在里面加了干草和萨沙这次带来的一些麦秆,还有的加了干草和羽毛。

几种砖晒干之后,分别进行了耐火和隔热试验,对比试验结果之后,再做砖,他们就在泥浆里加了一定分量的麦秸秆和羽毛。

因为察普兄弟也来帮忙,所以这个温室虽然是何田家目前所有建筑工程中最大的,但是很快就建好了。

温室的上半截墙用的是白油布。

这种白油布在春季集市萨沙也见过,是一家山寨厂商做的,大概是急于扩大市场,每样产品都比原先一直来了十几年那家厂的油布要便宜很多,何田他们买的这种,是最便宜的那种,当然了,也最单薄。

同样大小的油布,都是折四次,最厚也最贵的那种会比这种高出快一倍。

但是这个油布还是挺结实的。

把两层油布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