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传说中补习八年的老补,而L确确实实是补习了整整三年。2001年的国庆我从三亚返京到中国农业大学看他,他大概还在读大四。他在宿舍本来就是老大,我去了又比他同宿舍的同学都大几岁,被一帮他的同学喊着大哥灌酒,没吃几口我便醉了。刚倒在床上,就听到众人惊呼,原因是有人从火锅中捞出一只壁虎,有人已经在吐。
在高校扩招改革的今天,“高四”、“老补”早已消失了,可能已经没有人记得,但的确曾经存在过那样一个群体,那些人,他们都像17世纪准备决斗的贵族青年,表情严肃,目光虔诚。我到过学校的补习班,沿着校园的围墙,穿过校园的小路,来到最后的那几排老房子,越过灯光明亮的窗,我静静地看到那些老补们,他们都低着头,字迹斑驳的课桌上印着他们浅浅的影像,那一刻,寂静无声。
现在,不再是7月7日,那一天改为了6月7日,在生于七十年代的记忆里,那一天已经是一个遥远记忆中的日子,翻开历史:
1944年6月6日,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下令执行诺曼底登陆。由超过三百万人力、一万一千部飞机及四千艘船只组成规模最强大的舰队向诺曼底进军,诺曼底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那一天,被称作“最长的一天”,即D日。
而现在,6月7日,从前的7月7日,也是中国最漫长的一天,这一天,中国高考。
2005年的夏天,在高中同学毕业十周年的聚会上,突然有人谈起这“最长的一天”,我什么都想不起来了,我只记得,那一天,走出考场时,阳光刺目。
当聚会最后我们举杯的那一刻,我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像纪念“诺曼底登陆”一样,把6月7日当作“最长的一天”来纪念;或者,让那一天,一切如常。
大学师与生(1)
在上大学之前,我无法想象大学的老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在大学毕业之后,我发现了解这些居然是大学生活中最大的收获之一。
大学的老师远不是高中的老师;大学的学生也远不是高中的学生。
大学的老师远比高中的老师有学问,尽管如此,大学的老师到了高中里,大多数只能去看门房。这是由于大学的老师虽然有学问,但大多数不知道该怎么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