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毛衣的技术问题解决后,陆川和谢宁才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到处走亲访友。

至于谢明,自从学了盘火炕的手艺,就一直惦念着想在京城普及开来。

不过火炕对京城百姓来说是新鲜且需要花钱的玩意儿,他们不会仅听谢明他们的游说,就贸然请人来家里盘火炕。

对此陆川给谢明出了个主意,在北城找一间四通八达的屋子,先盘上炕,请百姓来体验一番,再讲解火炕的好处与成本。

这般操作之后,果然有很多百姓对火炕感兴趣,不过冬季盘火炕的成本太高,只有少部分不差钱的人家才会选择请人到家里盘火炕。

谢明在陆川的提醒下,已培训了一批会盘火炕的匠人,一有订单,马上就可以到位。

于是谢明整个年节,都在忙活火炕中度过,他还自己出钱,给城中好几个慈幼院都盘上火炕,让他们也能过个暖冬。

还有陆川想出来的毛线毛衣,送了几个织娘到凉州府后,会纺毛线织毛衣的人还剩不少。

谢母从中看到了商机,遂把人要了过去,准备开间铺子,专门卖毛线和毛衣,卖毛线还顺带给客人培训如何织毛衣。

经过处理的羊毛按质量可分为好几档,价格也可以分成几档。高档的毛线毛衣可以卖给有钱人,低档的卖给贫苦百姓,让穷人也可以买得起保暖的衣物。

谢母还拉着儿媳张氏一起折腾这门生意,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整个侯府里最闲的竟然是永宁侯。

无人理会的永宁侯只好出门访友,然后不经意地展现一下身上穿的毛衣,再不经意地说出这毛线毛衣是他家儿婿想出的法子。

等众人露出羡慕嫉妒的表情后,再傲娇地收起毛衣。之前宁哥儿被退婚时的憋屈,都在此时消散了,这还多亏了陆川的聪明才智。

永宁侯决定,他要对儿婿更好些。陆川还未科举当差,就已经显露出如此能耐,以后谢家指不定还要靠他争光呢。

谢宁在京城没有交好的小伙伴,倒是陆川在国子监这段时间,结识了不少人,不过交情好到可以互相上门拜年的只有苏幕唐政刘扬席东四人。

但在此之前,陆川需要先去钟博士家拜年,一句天地君亲师,就足以说明老师的地位。

钟博士家只有他和夫郎两个人在,年节里虽然有些冷清,但不失温馨。钟夫郎是个有能耐的人,家里家外一把抓,和钟博士也有话可聊,夫夫俩感情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