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一岁半,一个五岁,一个六岁半。小的那个穿了一件红色的棉袄,大的有自己的审美,穿的是件鸦青色的棉袄,外面用的是绸缎。”
听席东这么一说,陆川脑子里闪过一个画面,好像他见过这两个小孩。
陆川眉心一蹙,回忆那天晚上的所有经过。
他犹豫道:“我好像见过那两个孩子,还有更多的信息吗?”
席东一惊,没想到只是顺便帮忙问一问,还真能找到线索?
他急忙道:“有有有,两个小孩都长得肉嘟嘟的,大脸盘子,一脸福气样,特别招老人喜欢。”
席东这么一描述,陆川脑海里立马浮现那晚有两个小孩打闹,差点撞上他和宁哥儿的场景,把那两个小孩和席东的描述对比,发现真的很相符。
然后陆川又想到了看完冰灯展去吃东西的路上,又看到了那两个小孩,当时他还感叹了一句“小孩子的睡眠质量就是好”。现在仔细回想,那俩小孩会不会不是睡着,而是被人迷晕了?
那两个小孩穿着华贵,浑身散发着娇生惯养的气质。而抱着他的那对男女,虽然穿着棉衣,却是最低等的棉衣,连个绣花都没有,而且长相平平,不像是能生出这么俊俏的孩子的人,除非基因突变了。
陆川把自己在灯会上的两段经历都给席东他们说了,还把自己心中的疑点也一一说明。
几人听了之后,都觉得陆川遇上的小孩就是那个同窗的兄嫂丢失的孩子。
不过马上要上课了,席东便让他的书童去找那位率性堂的同窗,跟他说他们有拐子的线索了。
那个同窗叫王允知,他得知消息后,很快就赶来了,同他一起来的,还有孩子的父母,他的兄嫂。
从孩子丢失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家人就一直没睡过,日夜都在寻找孩子,每每得到一点线索,便不辞辛劳地奔过去。
尤其是孩子的父母,头发凌乱了都没想起整理,母亲更是哭肿了眼睛。
陆川本来在上课,见到他们找来,便向夫子告了假。席东想了想,也跟着告假,好歹他也是个中间人,不好让行舟一个人面对。
孩子母亲红肿着眼睛迎上来:“听小弟说,先生曾在元宵灯会上见过小儿,可是真的?”
陆川点头:“如果我遇上的那两个小孩真是你们的孩子,那么是真的。”
闻言那位母亲的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这两天尽管哭了很多次,现在听到孩子的消息,她还是忍不住流泪。
看那位母亲泣不成声,那位父亲上前来接过话茬:“先生是在何处看到过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