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当科学家的,而不是在科举之道上被反复磋磨,磨掉他的斗志。
陆川开口:“你有没有想过走另一条道?不走你父亲安排的路。”
唐政茫然抬头,不走他爹安排好的路?那他能走什么样的路?
根据他爹的分析,这一条路,就是最适合他的路。他既没有读书的天赋,也没有习武的天赋,否则就算文武不合,他爹也愿意送他对军中去挣军功。
唐大学士只有他一个儿子,唐政想当个靠哥哥弟弟的纨绔都不成。
陆川没有直说是什么路,只笑了笑便转身背着手看向窗外,不知在看什么。
正在唐政疑惑时,陆川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先帝一朝时,曾有一农户,因为研究出当地水稻增产的法子,以一介平民之身,被先帝封为九品农官,教导传播他的种植之法。”
这个故事就在钟博士推荐的一堆书单里,陆川还仔细看了看。那位农官的增产法子,就是利用残余物资,堆肥制作肥料,以此达到增产。
如今那位农官研究出的制肥之法,已经被传播到大安各地,每个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之后朝廷收上来的税收,都因此涨了一成,先帝高兴之下,直接给那位农官连升四级,晋升为七品的农官。
唐府的书库种类繁多,这个故事唐政恰巧看过,陆川一说他就想起来了。
但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陆川没有解答他的困惑,而是反问道:“现在若是有一农具,能够让农人耕地时更加省力,从而让农人有更多精力去开垦荒地,增加税收。你说圣上会嘉奖那个做农具的人吗?”
唐政脱口而出:“当然!若是有人能研究出这种农具,我大安的耕地将会变得更多,天下万民便能吃饱肚子,那可是极大的功绩!”
每个有抱负且励精图治的君主,无不想要治下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成就他一代明君的称誉。
据唐政所知,当今圣上正是这样的君主。
陆川转过身来,看向唐政,话语里充满了诱惑力:“唐兄可想当这个人?”
唐政一脸懵,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用手指着自己,问:“我?”
陆川点头肯定:“没错,就是你!”
唐政顿时摇摇头,满脸的不自信:“不不不,不可能,我怎么会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