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正喝着谢宁倒的茶水,被谢母这一声突然的惊叫吓到,差点被呛到。

谢宁也被吓了一跳,回过神后不免抱怨:“娘,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都是正常的产量。”

他说这话的时候,完全不记得自己在庄子上的震惊,回城的这段时间,足够谢宁接受这个事实了。

谢母喊道:“正常?你跟我说三分地能种出五百六十斤土豆,这叫正常?”

闻言谢宁有些讪讪,好吧,他一开始也觉得不可能,这不是亲眼看到土豆被挖出来嘛,由不得他不信。

谢宁说:“那土豆就放在前院,娘若是不信,可以亲自去看看。”

谢母半信半疑:“你俩不会是来框我的吧?有新粮种可是大事,这可不能开玩笑。”

谢宁无奈:“我们闲得慌吗,做什么要框你,不然你去前院瞧瞧?”

谢母想想也不大像,宁哥儿可能会没有分寸,但儿婿是个稳重的,怎么可能开这种玩笑!

这么一想,她便想去前院瞧一瞧。不过谢母刚起身,便被陆川拦住了。

“岳母且慢,岳父大人在前院有事儿,岳母怕是不太方便去前院。”

谢母疑惑:“有事儿?”那老头不是准备出门吗?在家能有什么事。

谢宁这才想起他爹刚才的反应,还真是不好让他娘过去,但若是不说明白,恐怕他娘还坚持要去呢。

谢宁凑近谢母耳边,小声道:“爹在前院哭。”

谢母一听这话,立马停下准备往外走的脚步,愣愣地坐了回去。

谢宁实在好奇,他爹怎么就突然哭出来了。在他记忆力,他爹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从来就没哭过,怎么一看到这新粮种,就突然哭了呢。

“娘,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谢宁轻声问道。

谢母叹了口气:“这就说来话长了。”

“没关系,我们有时间听。”谢宁积极道。

陆川也暗暗点头,壮汉落泪,怎能不让他好奇心发作。

谢母说:“知道你爹为什么能封侯吗?”

谢宁点头:“知道,十二年前打败了戎人,歼灭了他们大半的兵力,让他们二十年内再不敢来犯,大哥还取了当时戎人首领的首级。我们谢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帝给爹封了永宁侯。”

谢母脸色变得沉重:“你当时还小,又被我关在府里,不知道当时的情势。”

难道当时发生了什么?

“当时天下大旱,不仅是北疆干旱,关外同样干旱,草原没水,戎人的牛羊养不活,他们没了食物,只能来大安抢劫掳掠,陈兵十万至北疆关外。”

“当时北疆军只有五万守兵,紧急从附近城池调来了三万,共计八万抵御外敌。可北疆军常年被克扣粮食,加上当时朝中各种扯皮,没能及时补给粮草。”

“我们僵持了三个月,朝中的粮草还没运到,有不少士兵是勒着肚子在打仗。但是吃不饱就没力气,很多士兵与其说是打仗死的,不如说是饿死在战场。”

“戎人粮食告缺,只会越打越勇,北疆军根本抵挡不住。最后是你大哥,点了一千骑兵,急行三天三夜,绕到戎人后方,突袭王庭,围魏救赵。你大哥带着戎人首领的首级回来,击溃了戎人士兵的心理防线,和你爹里应外合,才把戎人赶出北疆。”

“这一场仗,留下了戎人的八万士兵,再无力卷土重来,但我们北疆军也是伤亡惨重。”

“你爹大概是想起在北疆战场上,那些饿着肚子上战场的士兵。你爹对他们一直有愧疚,若是当时有这种粮种,他们一定不会饿着肚子上战场,应该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伤亡。”

谢母说到最后,声音里明显带着哭腔,想来是回忆起当时的困境,鼻头忍不住发酸。

陆川听了沉默无言,他一个从和平世界来的异世之魂,没有过饿肚子的经验,更没见过战争的残酷,实在想象不到饿肚子上战场是多么难受。

屋子里陷入一片寂静,只有谢宁安慰谢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