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的谢宁,则在大安报社里苦哈哈地埋头审新的稿件。
中午在报社用膳时,谢宁问小溪:“今天还有书生堵在外面吗?”
小溪如今六岁了,可能是这两年吃得好,长高了不少,不过还是很可爱的。
小溪笑道:“没看见了,不过还有几个寻常百姓在,我们都没搭理他们。”
这段日子以来,那些喜欢《修仙传》的书生,但凡休沐,都要来大安报社走一遭,谢宁每逢初一十五就头疼。
现在看来,他夫君的法子还真有用。昨天陆川跟他说,今日休沐要出城聚会,主题就是“青云法会”,看来去的人蛮多啊。
这些书粉有了其他乐子,想必以后不会再催着报社出第二本了。
其实要谢宁来说,写第二本也挺好的,不过陆川愣是不肯写,说是故事已经结束了,再写下去也是狗尾续貂。
谢宁只好作罢,这一年多来,一直在看别人的投稿,用新的小说补上空档。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连载的小说,并不是很理想。虽然也能看,但讨论度并不高。
销量虽然没有下降多少,但大家买报纸,只是习惯了,何况报纸除了小说,还有其他版面。
现在大安周报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报社也新进了一些人。如今第一批记者已经出师,能够独立找新闻写新闻,谢宁现在正在培养第二批记者。
至于报童还是那些人,并没有增多,但是书铺拿货更多了。
翰墨书局也扩大了规模,不然都没法印刷够每月报纸的销量。
谢宁点了点小溪的额头:“行了,知道你机灵。吃完饭就回去休息吧,天这么热,可别马上就出去卖报!”
小溪甜甜一笑:“知道了,宁公子,不会被热到的!”
现在天热,大中午的,客人都不出来逛街了,他们才不会那么傻呢。
谢宁若是知道他的想法,定要嘲笑他一番,两年前的夏日,二十几个报童,直接中暑倒下了七八个人。之后谢宁就规定了,夏日中午必须休息。
用完午膳,荣斋先生来找,他说:“东家,之前说要把七日周报改成三日报的事儿,差不多是时候了。”
谢宁这才想起,前些日子开会提过的,他想把七日报改成三日报的事情。
他从报纸开办之初,就想过缩短报纸的发行时间,只是当时没有足够的人手和稿件,才改成七日报。
写科举文章的先生,报社又增加了几位,提供的稿件充足,至于新闻板块,如今多了不少记者,能独当一面的也不少。各个板块的稿件都不用愁了。
谢宁点点头:“可以,您觉着大概什么时候变更比较好?”
荣斋先生显然是早有准备,他说:“如今临近乡试,不少学子商人涌入京城,正适合改变!不如我们从下月一号开始?”
谢宁表示同意,然后荣斋先生就去忙自己的活计了。
处理完报社的事情,谢宁没有继续逗留,直接回了家。
他回家时陆川还没回来,谢宁就有些忿忿不平了,自己在忙活,对方却能去参加“青云法会”。
他好羡慕!!!
谢宁琢磨着,他要不要寻些女子哥儿,搞一个飘渺宫比试?
??[120]叮嘱
参加完平云山聚会后,陆川等一众学子,又恢复了平时的模样,继续为乡试努力学习。
这场一时兴起举办的聚会,还是有点用处的,平日里因为临近乡试而气氛凝重的澄心堂,好像松快了几分。
这些准备要参加乡试的学子,心里的压力都去了不少。
比如唐政和刘扬,他们两个在澄心堂中,学习成绩不上不下,属于那种有实力考上又不确定的,他俩心里压力尤为沉重。
像苏幕和席东这两个,纯粹就是凑个热闹。
按席东的话来说,若不是他爹逼着他报名,他连这个热闹都不想凑。
之前考秀才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