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刚收获的那段日子,百姓们言必谈论土豆,不管是家里有地种的,还是城里没地的小商贩,说起土豆都是一股子兴奋。
京城里很快风靡起吃土豆,各种吃土豆的方式,去年的报纸上已经写了不少,大家纷纷翻出去年的报纸。
有些人家看完报纸后,就拿报纸当窗纸、当草稿练字、或者拿报纸来如厕、烧火之类的,家里种了土豆或者买了土豆的,又没了去年的报纸,一个个不是找人借,就是到大安报社来,要求大安报社重新印刷出售讲了土豆做法的那几期。
谢宁当然不可能同意,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不过他考虑到土豆的推广,便把去年登报过有关土豆做法的稿子,整理到一起,出了一期特刊,让有需要的百姓购买。
他本来以为销量不会太高,毕竟大部分百姓家里都有报纸,特意只印刷了正常报纸的五分之一,不料压根就不够卖,又追加了两次印刷。
因为土豆的产量实在太高了,价格不是太高,普通百姓也能吃得起,味道又软糯可口,不少有头脑的小摊贩,纷纷在城里支起了小摊子,专门卖各种土豆制品。
小溪驻足的这个摊子,前两天还在卖炸薯条和炸薯片,因为竞争太激烈,加上素油价格不便宜,摊主自己琢磨出煎土豆丝饼,味道意外地还不错。
小溪昨天就吃了一个,今天忙活完又想吃了。
大河对这个土豆丝饼不是太热衷,所以只给小溪买了一个。
锅里的土豆丝饼很快就煎好了,摊主在架子上沥了一会儿油,才用夹子把饼装进油纸袋里,然后递给小溪。
小溪接过油纸袋,不等回到报社,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吃了起来。
入口酥脆,内里软糯,加上摊主洒的胡椒粉和辣椒粉,简直人间美味。小溪享受地眯了一下眼。
大河把手里的五个铜板递给摊主,突然又说:“老板,再来一个土豆丝饼!”
然后他又从钱袋里掏出五个铜板,他突然想起了黎星,小溪这些年全赖他照顾,有好东西他都会让小溪给黎星送一份。
这个土豆丝饼虽然算不上好东西,但味道不错,给星哥儿尝尝也好。
黎星这几年都不太喜欢出去,整日窝在报社里做饭,京城里多了这么多好吃的土豆小吃,他几乎都没怎么尝过味道。
小溪一路吃一路走,到报社的时候,已经把手里的土豆丝饼吃完了。
大河把另一个饼递给小溪,叮嘱道:“这个饼是送给星哥儿的,你可别偷吃了。”
小溪意犹未尽地用手背抹了抹嘴角的油渍,然后瞪了大哥一眼:“我是这样的人吗?”
大河轻笑,摸了摸小溪的头:“大哥知道你不是,赶紧进去吧!”
小溪今年七岁了,身量长了不少,可到底还是个小孩子,他嘟起嘴的模样显得颇为可爱。
他决定不跟大哥计较,拿过油纸袋就往报社后院走去。
且不论黎星吃到土豆丝饼是何反应,朝廷上下倒是反应很大。
这次土豆丰收,不光是百姓们高兴,连圣上都高兴了大半个月。陆川他们从庆阳府回来,坐实了梁既中贪污的案子,都没太让他生气,只把一切交给下面的人处理。
圣上是知道土豆的产量,但皇庄上佃户精心照料种出来的,和百姓们种出来的到底是不一样的。
土豆的产量越高,国库能收到粮税就越高,今年光是京城一地的税收,和去年相比就长了两倍,若是在全国推广土豆,他哪里还用愁国库空虚。
这些日子以来,圣上和朝廷上下都忙着收粮税,以及出资从百姓手里收多余的土豆,好储存更多的种子,运到其他地方去种植。
收够充足的数量后,所有土豆都进了仓库,一切尘埃落定,也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
这首要的功臣就是把土豆献上去的永宁侯。
圣上情绪外露,脸上满是笑容:“今年土豆大丰收,爱卿是功不可没啊!”
永宁侯立在殿下,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