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报纸一出,百姓们更是言辞振振,都敢鄙夷那些不交商税的商户了。

逼得商户们纷纷去找背后的靠山,询问他们到底要不要交商税。

尤其是一些老店铺,先帝一朝时,因为不用交商税,他们反而要多给背后的官员一成利,比交商税还狠。

但是他们都没办法,谁让不用交商税是这些大人们争取来的。

可现在百姓们都叫嚣着要让他们交这个商税,这份钱应该从给上面的分红里出,还是他们自己出,这可是有很大区别的。

还没等官宦权贵们想出什么法子,谢宁就让大安报社带了个头。

第二天一大早,大安报社的大门敞开,好几个壮劳力两人一组抬着几个大箱子,有两个装满了铜板,一个装着报社这些年来的账册,荣斋先生走在后面,一路往户部的方向走去。

路上有认识荣斋先生的百姓,出言问道:“荣斋先生,你们这是怎么回事?抬着几个大箱子,是要去做什么?”

荣斋先生一脸严肃,用以前说书时的声量说话,确保半条街的人都能听到。

“这户部的官爷不来收税银,我们大安报社竟一直没有交商税,也是这几天百姓们说起,东家才意识到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没交税。”

“这不,户部的官爷不来收,咱们就主动点,就像交农税一样,把这个税银给送到户部去!”

“还请大家海涵,报社以后一定会按时交税银!”

周围的百姓都停下了脚步,纷纷看向荣斋先生一行人。

问话的人满脸惊讶:“您这是要去户部交税银?”

荣斋先生一脸愧疚:“没错,实在是惭愧,大安报社做这么大,竟然还没有交过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