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让他们回去后照着报纸上的新闻和小说去说书,算是先宣传一下,等他的云南报出来后,百姓们接受起来就更容易。

每个说书先生拿到的报纸都不相同,主要以小说作划分,让他们能够完整地说一个故事。

十位说书先生被谢十一送出门外,看着关上的大门,面面相觑。

所有人手中拿着一沓报纸,看向在醉月楼说书的老者。

老者眉心皱了一下又舒展:“既是知州夫郎的命令,我们听着便是。”

众人一想也是,而且还免费得了这么多报纸,一份报纸可值上百文,怎么说也是他们赚了。

一开始成立大安报纸的时候,找了荣斋先生当副主编,他包揽了大部分的杂事,现在只有谢宁一个,什么事情都要管。

比如和临安府当地的书局联系,谈印刷的价格,又要联系京中的报社,让荣斋先生及时把最新的时策文章和朝廷各地发生的大事消息送来。

云南地处南方,路途遥远,行商三个月才能走一程,谢宁出发前便和荣斋先生约定好了,京中的消息三个月送一次,等消息到了云南,都过去半年了。

但也比之前好,像云南这种地方,若是不特意打听,京中的消息,少说也得一两年才能传到这里。

可能以后修路了,京城来往云南的路程速度才会加快吧。

由于这次办报社只有谢宁一个主事人,哪怕有白玉荷花大河他们打下手,谢宁还是忙得不可开交。

正好陆川也忙,夫夫俩常常是早上出门,天快黑才回府,用晚膳的时候各自说一下白天都干了什么事儿,就洗洗睡觉了。

陆川整个七月,没干什么别的事情,就光带着周判官去探查临安府各个地方的耕种情况。

丁同知除了第一天跟随,之后没有一次跟过,但他一直都有眼线在队伍里,知道陆知州每天都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