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跑来跑去,同样也不轻松。临安书局那边虽然可以给他印刷报纸,但选纸选墨之类的,只能他自己来。

临安府的纸张和墨比京城的贵了不少,如果要继续卖三文钱一份报纸,按照临安府的纸墨价格,只会亏损。

哪怕谢宁选择最劣质的纸张和墨,一份报纸的成本依然超过了三文钱。

最重要的是,临安府识字的人太少了,哪怕后续是计划卖至整个云南省,甚至是云南周边的广西贵州川蜀等地,一开始需要印刷的数量却并不多。

第一期云南报纸,谢宁是打算印刷三千份,预留了云南省其他地方的数量。

印刷数量越少,成本也会相应提升,预估下来,一份报纸至少要卖六文钱,才不至于亏本。

虽然这个价钱比大安报纸贵了一倍,但也比之前的盗版便宜了十几倍,就是普通的学子也能买得起。

定好了纸张和墨、又和临安府的各个书铺协商好,剩下的就是选题。

新闻故事由谢宁亲自写,就写这些日子临安府搞得热火朝天的梯田,至于小说连载,谢宁也让陆川百忙之中腾出时间来,给他写了一篇小说的大纲。

考察过那两个实习记者的水平后,谢宁选了其中一个作者来合作编写,如今已经写了三分之一,够十几期的存稿了。

谢宁审核了几遍,确认没问题,就拿去临安书局,让书局的人给印刷。

临安的书局比不得京城,做印刷的匠人少,三千份报纸,至少要印三天才能印好。

谢宁也因此得了三天空闲,在府里清闲躺着。

“公子,叶流云一个出身市井的小喽啰,怎么会突然被妖怪附身?一般招惹妖怪的不都是那些富家少爷或者穷书生吗?”小溪蹲在谢宁旁边,缠着他给自己讲《除妖记》的故事。

由于缺少记者,这份地方报纸谢宁打算七天发一期,小溪卖报几年学了不少字,能自己看懂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