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1 / 2)

他本以为皇帝要对朝堂开刀,未料到奉公门也在挥刀范围内。

只迟疑片刻,他拱手弯腰,“皇上看重此案,臣不敢怠慢,此案是由臣亲自督办。”

“你事务繁忙,有所纰漏也是正常……”皇帝很满意伏修远的回答,笑容也温和起来,“不过门主你年事已高,是时候放权给属下了。”

她顿了顿,“奉公门孤也认识不少人,都是青年才俊啊!”语气略缓,似乎意有所指。

说完这句,皇帝站起身,踱步走到佝偻着背脊的伏修远身旁,“雷总捕这次虽有错,但念他在奉公门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如将他升为副门主,只管内务吧……当然,孤并不打算坏了规矩,这只是建议,奉公门的擢升之事还是伏门主说得算。”

伏修远略感苦涩,皇帝表面不能插手奉公门内务,却能找理由罢黜官位。

若是不接受雷阳升为副门主的建议,明日就会收到其办案有误处置不公的判罚。

同样是插手奉公门事务,当今的阳谋果然比先帝的阴谋要高明很多。

伏修远只得拱手屈膝,答应了皇帝所谓的‘建议’。

皇帝达到目的,心情愉悦,挥了挥手令伏修远退下。

侍女早已准备好了精致的茶点,并在桌面上放了琉璃酒杯,倒上醇香的果酒。

“还是你懂我。”皇帝放松下来,也不再称孤道寡。

饮上一口酒,她抿了抿口中的酒香,“奉公门。”

轻笑一声。

又道:“奉公?”

侍女再次将酒杯续满,顺着话风说道:“这奉公门的案卷的确有所偏颇,没有做到不偏不倚,是他们失职。”

皇帝微微眯起了眼,“奉公门自然离不得公正二字。”

有些话她并未说出口。

奉得是公正,做决定的却是人。

公正之余,人却总会有偏向。

这次雷阳在秉公办理之余微微偏向了张于海,那下一任总捕也可能些许偏向另一方。

而这一方只能是自己。

当然,伏修远作为门主,也一定会有自己的偏向。

她心中划过如今五位捕头的资料……的确是各有所长。

不过其中有一人优秀得格外突出,既有才华,品格也端正,做事谨慎,最重要的是和伏修远之子走得很近。

即使是伏修远,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后代做打算。

皇帝已猜到了结果,自然也早已做好了拉拢的准备。

第569章 落定

奉公门的人事变动很快,当日下午便公布了总捕升为副门主的消息。

总捕之位也并未空悬很久,只间隔了两日,资历最深的金行捕头包山华荣升为总捕。

皇帝听闻此事忍不住嗤笑一声。

这新上任的包总捕年岁也不小了,最多再待上个几年,以那人的才华,迟早会升上来。

她心想这伏修远倒是出乎了自己所料,给了他机会也不升自己人。

虽有些许不满,却也并未再多做为难。

伴随着奉公门的人事变动,粮食案也终于尘埃落定。

哪怕这位太仓令张大人并未私自牟利,但确实是私下放了粮,有皇帝盯着,大理寺也不敢随意裁定。

因此最终还是判了个流放之罪,好在未牵连其家中。

被提拔的包总捕反倒有些不适应,跑了门主的院子一趟。

伏修远与其谈了许久的话,这才使他放下心来。

出门时恰好遇见了被升为副门主的雷阳,两人面对面站立,僵硬地拱了拱手。

“我找门主还有些事,包总捕自去忙吧。”

“好……”包山华见雷阳态度自然,似乎并未对这结果感到愤懑,微微松了口气,便转身离开。

当初两人竞争总捕之位时他是努过力的,后边略输一筹,错过了总捕的位置,也郁闷了些许时日。

不过在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