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问道:“摄政王府的信,跟四少爷有关?”

姜鼎没说,他深知刘刚虽然姓刘,跟他也有些亲戚关系,但在姜府当了这么久的管家了,刘刚是什么样的人,姜鼎也是知道的。

这个人可不会顾念亲情,就会偏帮着他。

如今帮着他,无非是他是姜府嫡长子,又有翰林院的官职,还跟韩府结亲。

如果让他知道,姜崎攀上了摄政王,他倒不会改投姜崎,对他落井下石,或是害他什么,但一定也不会那般诚心诚意,或是积极的帮他了。

姜鼎说道:“没看到信,不清楚,但注意些总是好的。”

刘刚觉得姜鼎说的也对,点点头:“老奴知道了,大少爷放心,我会让人盯着四少爷的。”

姜鼎嗯一声,出门当职去了。

刘刚立马派人去盯着姜崎。

汤姨娘看了信后,心里总算踏实了。

这封信来的正是时候。

知道姜泰昌也看了信,又喊她陪他用饭,汤姨娘没耽搁,让吕妈妈把信送给姜崎,她去了膳堂,陪姜泰昌用饭。

姜泰昌提到信中之事:“既然王爷给崎儿机会,那就让他好好把握,这机会来的不容易,失去了可就没有了。”

汤姨娘笑着道:“妾已经让人把信送给崎儿看了,妾相信他会做好准备的。”

姜泰昌点头,和颜悦色的用饭。

汤姨娘叹一声:“这确实是好事,但妾也担心好事变坏事。”

姜泰昌皱眉,盯着她:“这话怎么讲?”

汤姨娘不说话,只幽幽的又叹一声,低头吃饭:“崎儿什么都不做,都被人当作眼中钉,如今他要投奔摄政王麾下了,指不定又要受到什么迫害。”

这分明是指刘氏。

姜泰昌气道:“休要胡说,崎儿会顺顺当当的投到摄政王麾下的,我看谁还敢做什么!”

说完越发觉得不能留下刘氏。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从文,一个从武,未来姜家可就是文武双杰了!

刘氏纵是姜鼎的生母,但她做错了事,罚去了庄子上,姜鼎也不能说什么。

刘氏在庄子上了染了病,死了,也不能怪到他头上来。

姜泰昌打定主意,等姜鼎成亲了,立马让刘氏病逝!

有了主意后姜泰昌就稳了,他说道:“吃饭吧,有我在,谁也不能再害崎儿。”

汤姨娘笑着站起来,帮姜泰昌布菜:“妾就知道老爷还是很疼爱崎儿的。”

姜泰昌吃饱上朝后,汤姨娘敛起了脸上的笑,去找姜崎。

姜崎已经看了信,内心非常激动。

他说道:“娘,我真的可以入摄政王麾下了?”

汤姨娘拍拍他的手:“娘知道你激动,娘也激动,但五姑娘在信里说了,王爷招的是亲卫,要求比较高,且只有两个名额,这竞争有些惨烈。”

姜崎说道:“儿子不怕,这是五妹妹好不容易为我挣来的名额,我一定不会让五妹妹失望的。”

汤姨娘见他这样斗志昂扬的,心里很欣慰:“好,那你这几天就好好练武,到时候好好表现。”

姜崎点头,迫不及待的去练武了。

转眼就到了姜鼎成亲的日子。

姜濡去的不早,但也不晚,他去了后,很多宾客已经到了。

姜泰昌虽然贬官了,但姜鼎还在翰林院任职,又加上姜家跟韩家结亲,就算看在韩家人的面子上,宾客们也不会驳了姜家人的面子。

几乎是收到喜贴的人家都来了。

姜濡来了后,很多夫人过来跟她寒暄,谁让她在摄政王面前得宠呢。

姜濡笑着跟夫人们打招呼,正说话呢,刘氏打扮隆重的过来,她身后跟着周姨娘跟汤姨娘。

姜濡不意外,就在昨天下午,她收到了汤姨娘的信。

汤姨娘信里写姜鼎把刘氏接回来了。

汤姨娘很着急,她原本断定刘氏回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