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营业就有客人,有客人就有议论。
姜濡听到这些议论的时候,想着这定然是有心人故意为之。
不然这样的大雨,南州远在千里之外,如何能让言论发酵成这样呢?
期间收到了吴芷莹的一封信,是请她去医馆帮忙的。
连着下大雨,又加上寒冷来袭,生病的人特别多,吴芷莹的医馆日日爆满,虽然她的医馆人手足够多,但还是忙不过来。
吴芷莹请姜濡去帮忙,也不是做什么,就是让她负责抓药。
抓药的事情姜濡是干得了的,她二话没说,交待了许大丫跟许二丫一些事情后,就带着紫藤去了。
到了医馆,果然看到医馆里人满为患,咳嗽的,流鼻涕的,发烧的,比比皆是,排队买药的人都快把大门挤掉了。
吴芷莹先给姜濡喝了一碗姜汤,又给她蒙了面纱,这才给了她一个地方,让她负责抓药。
太忙了,连个寒暄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吴芷莹去给更严重的病人看诊了。
忙到夜晚来临,来抓药的人少了一些,医馆里的药童自己就能处理了,姜濡也去后院厢房歇歇。
吴芷莹结束最后一个严重病人的看诊,也过来歇歇。
她躺在榻上,累的起不来。
姜濡就是腿疼,别的倒还好,她见吴芷莹累成狗样,说道:“我没想到生病的人这样多。”
吴芷莹轻叹:“这算什么呀,我这医馆还不算大的,你去大的医馆看,那里的人更多。”
姜濡点头,她刚来的时候也经过了几家医馆,有大有小,而不管是大的医馆,还是小的医馆,里面都有人,也有些人满为患的。
姜濡感叹:“到了冬天就是发病的高峰期,又加上不停的下雨,生病的人就更多了。”
吴芷莹忧愁:“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这连续下雨,把药农的药材都下坏了,我跟你说,如果再这样的持续下雨,我们医馆用的药材都要供应不上了。”
又问姜濡:“你要买的药材,怎么样了?南州发了洪涝,可别影响了你的药材。”
吴芷莹这一提醒姜濡才想到这件事情,立马说道:“我得回去了,药材是王爷要的,可不能出事,我得问问庄凌璟。”
吴芷莹这边已经关店了,毕竟很晚了,外面又下大雨,这个时候是不会再看诊了。
她站起身送姜濡,直到看到姜濡上了马车,她才回医馆,又休息片刻,回了吴家。
姜濡没有直接回摄政王府,而是去了庄凌璟的住处。
庄凌璟长年在皇城做生意,在皇城买了宅子的,敲了门,姜濡进去,问了药材一事。
第142章 捐款捐银22
庄凌璟给她倒了一杯姜茶,说道:
“这个你放心,药材差不多都买齐全了,个别没买齐全的,等雨后再买,只是雨后买的话,价格可能要上涨,已经买好的药材,我也写信问过了,都在我大伯手里了,他保护的很好,没让药材浸到雨水。”
姜濡松口气:“那就好,毕竟是王爷要的,如果出了差错,我不好交待。”
这场雨一直下了将近两个月,皇城周边都出现了小范围的洪涝灾害,整个离国三十八个州,一百多座城,有一半都遭遇了洪涝灾害,离国九成的官员调动起来。
皇帝颁发召令,募集赈灾款,跟皇室沾亲的皇亲国戚,或是王、侯这些,明文规定要捐款十万银,有爵位的家族,损款七万银,之后按照官位大小,依次损款五万银,三万银等。
商户们以皇商为首,损款五十万钱,带有贡铺的,要捐款十万钱,其它商户则按照一定比例捐款。
这个政令一出来姜濡就觉得自己太亏了。
她的养生胭脂铺确实得了贡铺的头衔,但还没经营几天呢,就开始下雨,又下了这么久。
她还没挣到十万银呢,就要白白的捐出去。
下雨的两个月里,姜濡几乎经常去吴芷莹的医馆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