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濡伸手接过,看了一眼,是一千两的银票。
姜濡笑呵呵道:“多谢王爷。”
宣炡推开她,站起身:“好了,你休息吧,本王行走了。”
姜濡以为他这么晚过来,要留宿呢。
不过他不留宿,她也不失落。
她收起银票,立马送他。
等他走了,姜濡再把银票掏出来看了看,心里甜滋滋的。
这个王爷人不错,可以好好处。
收起银票,姜濡继续去研究那些胭脂,直到困的接连打哈欠,她这才去睡觉。
第二天起来后,吃完早饭,先是听梅姑汇报后院的一些事情,又看了一些账册,处理了一些简单的事情,然后拿了一张银票出来,让梅姑去帮忙把那家杂货铺子买下来。
梅姑立马去了。
梅姑离开后,姜濡就继续研究胭脂。
快中午的时候,梅姑回来了,她把事情办的妥妥的,拿到了铺子地契以及钥匙,又把剩余的钱给了姜濡。
姜濡没要:“梅姑收着吧,你为我忙前忙后的,我也不能不给你好处。”
见梅姑要说话,她又道:“我知道梅姑在王府当差,月银不少,可能也看不上这些钱,但这是我的心意。”
梅姑忙道:“姨娘哪里的话,姨娘能赏奴婢,是奴婢的福气,奴婢打心里高兴,哪会看不上。”
她一边谢恩一边道:“奴婢给姨娘办事,那是本分,不应该要钱的。”
姜濡笑说:“你差事办的好,这是赏你的。”
梅姑只能再次谢恩。
但揣回了钱,再看姜濡,就有些不是滋味。
姜濡有些生分,这说明她虽然入了王府,却没把王府当家。
梅姑叹气,别人不知道姜濡是如何进的摄政王府,但她知道。
王府的下人们或许也不太清楚,但她跟染忠,那是心里明镜一般的清楚。
姜濡跟王爷,到底还是隔了一层。
梅姑希望姜濡跟宣炡能够长久,毕竟宣炡能接纳一个女人不容易。
但如果宣炡不喜欢,梅姑也不会多言,她毕竟是下人。
如今姜濡在王府一天,她就会恭恭敬敬伺候一天,别的也不多想。
下午的时候收到了吴芷莹送来的信。
吴芷莹问姜濡定好铺子了没有。
姜濡给吴芷莹回信,说铺子已经买下来了,买的是那个杂货铺子,又说开业的时候会邀请她去捧场。
信送出去后,姜濡继续研究那些胭脂。
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十几盒胭脂研究透了。
她开始思考自己经营的方向,以及产品的定位,然后就开始自己制作胭脂。
她买了大量的相关书籍来看,还让梅姑拿了许多药材以及制作胭脂的材料。
这一忙就忙到了晚上,晚饭也是潦草的对付。
还是宣炡过来了,她才停下手头的事情,洗了洗手,出了书房。
宣炡是过来跟她说明天回门的事情。
姜濡都忙的忘记这么一件大事了,是呢,女子出嫁三天后,得回门拜见父母。
忍不住去看宣炡:“王爷明天跟妾一起回去吗?”
宣炡勾唇:“外面都传本王对你一见钟情,非你不可,疼你宠你的不得了,这回门的日子,本王不陪你回去,不是自己打脸?”
又加一句:“本王不但会陪你回去,还会让你风风光光的回去。”
拿出一份清单递给她:“这是回门礼的清单,你看一下。”
姜濡一听清单二字,就想到了那个聘礼清单,觉得能用清单来囊括的,肯定又是极好的东西。
接过来一看,果然是的,清单上罗列了很多好东西,足够让她风光,让姜府长脸了。
姜濡看向男人:“王爷有心了。”
“圆谎而已。”
“……”
姜濡被噎的无话可说。